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后凉虽在,秋中月遂孤。
未妨疏狡兔,端恐失遗珠。
屡起瞻云汉,还成候挈壶。
清羸祇益苦,庭树有栖乌。
这首宋诗描绘了雨后夜晚的清凉氛围,尽管凉意犹存,但因中秋之月未现,显得孤寂。诗人并未因此而沮丧,反而欣赏起月缺时的自然景象,想象着即使没有明亮的月亮,仍有狡兔在暗中活动,寓意生活中的微妙变化。他抬头望向星空,仿佛在等待月亮的回归,同时又意识到时间的流逝。诗人自嘲清瘦疲惫,生活艰辛,却只能在庭树下听见乌鸦的栖息声,更添了几分孤寂与清冷。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月向中秋俟,阴从一夕愆。
望中孤老眼,暗里耸吟肩。
灯婢深留照,桃笙冷废眠。
思兮在何许,有梦隔山川。
晓枕闻檐溜,閒筇立寺门。
宿酲连卯酒,幽趣落无言。
山色丹青湿,梅花璧玉温。
谁能此乘兴,风味昔人存。
正尔元无事,胡然不自聊。
髯衰纷若雪,梅早缀如椒。太白倾残榼,方炉■柿樵。
宦才成此味,隐莫待渠招。
江南无此风,羸疾讵烦攻。
异事真同飓,夸辞懒问雄。
梅犹隐荆棘,菊已堕蒿蓬。
坐拨寒灰尽,诗成欠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