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荅成汭

南海黄茅瘴,不死成和尚。

形式: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彦若的作品,通过对南海黄茅瘴(一种植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出家为僧的人生选择的一种看法。诗中的“不死成和尚”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解脱的生活态度。

诗人巧用黄茅瘴之名,既形象地描绘出了自然景观,也寓意着对生命与死亡、世俗与出世间境界的思考。通过这样的写法,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某种特殊人生选择的理解和认同。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蕴深远,反映了唐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1)

徐彦若(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偃师(今河南偃师),唐朝宰相,刑部侍郎徐有功六世孙,吏部尚书徐商之子。出身于东海徐氏,进士及第,历任尚书郎、、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后以户部侍郎之职拜相,又任中书侍郎。景福二年(893年),出镇凤翔,但因李茂贞兵犯京师,又被召回朝中。乾宁元年(894年),再次被拜为宰相。后累进司空、太保,兼任门下侍郎,封齐国公。光化三年(900年),以使相出镇广州,担任清海节度使、同平章事,次年病逝于广州

  • 籍贯:中书舍
  • 生卒年:?-901年

相关古诗词

古意

扰扰都城晓又昏,六街车马五侯门。

箕山渭水空明月,可是巢由绝子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雷塘

九重城阙悲凉尽,一聚园林怨恨长。

花忆所为犹自笑,草知无道更应荒。

诗名占得风流在,酒兴催教运祚亡。

若问皇天惆怅事,只应斜日照雷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祖德道场下,往来三十秋。

白头方问法,朗月特相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宝林寺作

兹山昔飞来,远自琅琊台。

孤岫龟形在,深泉鳗井开。

越王屡登陟,何相传词才。

塔庙宗其巅,规模称壮哉。

禅堂清溽润,高阁无恢炱。

照耀珠吐月,铿轰钟隐雷。

揆余久缨弁,末路遭邅回。

一弃沧海曲,六年稽岭隈。

逝川惜东驶,驰景怜西颓。

腰带愁疾减,容颜衰悴催。

赖居兹寺中,法士多瑰能。

洗心听经论,礼足蠲凶灾。

永愿依胜侣,清江乘度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