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鹫十景(其九)题名塔

雁塔高千尺,东南远建标。

江山留过客,日月记前朝。

铎受天风震,梯经劫火烧。

四贤谁复继,千古意寥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灵鹫山上的雁塔,通过塔的高度、位置以及它所见证的历史,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首句“雁塔高千尺”,以夸张的手法形容雁塔之高,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着,“东南远建标”则点明了雁塔的位置,位于灵鹫山的东南方,成为标志性的建筑。

“江山留过客,日月记前朝”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江山和日月赋予了记录者和见证者的角色,暗示雁塔不仅见证了过往的游客,也记录了往昔的朝代更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

“铎受天风震,梯经劫火烧”描绘了雁塔在自然与人为灾害面前的坚韧与不屈。铎,可能指的是塔内的钟或某种装饰,这里象征着雁塔虽历经风雨雷电,但依然屹立不倒;“梯经劫火烧”,则可能是指攀登塔梯的人们在火灾中仍能勇敢前行,体现了人类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坚持。

最后,“四贤谁复继,千古意寥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对传承的思考。四贤,可能是指历史上四位杰出的人物,这里借指那些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的先贤。诗人感叹,在经历了无数岁月之后,能够继承并发扬这些精神的人越来越少,表达了对传统美德与智慧传承的忧虑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雁塔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历史的厚重,还蕴含了对时间流转、历史传承以及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灵鹫十景(其十)呼猿洞

白猿呼不至,洞口白云重。

涧落经霜果,崖留挂月松。

相传来万里,独啸应千峰。

碧玉环犹在,何人识旧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人日

卜宅邻杨子,登楼拟仲宣。

客星犹海上,人日且尊前。

谷鸟晴偏乐,林花暖欲然。

浩歌醒复醉,何用惜中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王宗成归越(其一)

回首蓬莱阁,东西两眺高。

参天秦望树,动地浙江涛。

事往登临倦,时危战伐劳。

应无旧邻里,夏雨尽蓬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送王宗成归越(其二)

惨淡风尘际,崎岖道路中。

荣知金马隔,老信木鸡同。

拟逐桃源客,相寻绮里翁。

不须登广固,抚迹叹英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