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少虚先生四首(其一)

去矣云林客,伤哉艺苑豪。

百年双白鬓,万事一青袍。

道自平生拙,名堪此日高。

所悲逢圣世,汩没掩蓬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联“去矣云林客,伤哉艺苑豪”以“云林客”和“艺苑豪”为喻,赞美逝者在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同时也暗示了其离世带来的巨大损失与悲伤。颔联“百年双白鬓,万事一青袍”描绘了逝者一生的沧桑与平凡,通过“双白鬓”与“一青袍”的对比,既展现了岁月的无情,也体现了其生活的简朴与淡泊。

颈联“道自平生拙,名堪此日高”则揭示了逝者的人生态度与社会评价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他自认为生平行事拙朴,不求闻达;另一方面,他的名声却在去世后达到了高峰,这反映了社会对他的认可与追忆。尾联“所悲逢圣世,汩没掩蓬蒿”表达了对逝者生不逢时的遗憾,以及对其才华未能在盛世得到充分展现的惋惜。同时,“汩没掩蓬蒿”形象地描绘了逝者在世时可能遭遇的平凡与被遗忘,与前文的赞誉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评价,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挽赵少虚先生四首(其二)

文雅从兹尽,荣华亦有休。

吾徒还一涕,尔辈自千秋。

旧馆青山暮,重泉白日幽。

惟馀清汶水,长绕墓田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挽赵少虚先生四首(其三)

十里春风苑,年年出汉关。

调空高渌水,俗自薄朱颜。

星彩归天上,玄经播世间。

乞铭遗札在,一读泪潺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挽赵少虚先生四首(其四)

浮沉千古事,无力念鸿钧。

陵替存吾道,穷愁竟尔身。

冯唐空自老,原宪不知贫。

他日山阳路,谁为笛里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贾广文年伯兼谢惠毡

极目漳南道,相思正杳漫。

愁时明月近,别后素书难。

雪暗芙蓉阁,春生苜蓿盘。

一毡犹寄远,应惜玉堂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