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泾阳先生虞山书院语录示唐须竹

泾阳先生不复作,泾阳遗编县高阁。

彩虹垂天漫璀璨,大造徒尔鼓空橐。

永陵之季狂澜惊,倒吹枯瓠为玉笙。

平地跃起攫光影,失足犹漫誇轻清。

先生两足不妄插,矗立欲撑银汉倾。

鸟舌无从说鸟梦,人头定可作人鸣。

毫发析作千万片,一丝独飞挂匹练。

亭亭万岁终不欹,世人皆见莫能见。

呜呼乎吾不知麟衰凤去将谁传,区区下界萦寒烟。

秉烛对读过深夜,诘旦赤日生高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对泾阳先生虞山书院语录的读后感,表达了对先生学问的敬仰和对其思想深邃的赞叹。首句“泾阳先生不复作”暗示了先生已逝,但其遗著仍被珍藏在县里的高阁中,体现了后人的尊崇。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比喻,如“彩虹垂天”、“大造徒尔鼓空橐”,描绘出先生思想的璀璨与深远,仿佛他的智慧犹如彩虹,空洞的囊袋(暗指著作)却蕴含无穷。

“永陵之季狂澜惊”以永陵(明朝皇帝陵墓)的比喻,形容先生的思想如同狂澜,震撼人心。“倒吹枯瓠为玉笙”则形象地展示了先生的创新精神,将枯涩的知识转化为美妙的声音。诗人接着赞美先生的学识,说他能捕捉到真理的光影,即使失足也能保持轻盈与清明。

“先生两足不妄插”象征先生的稳重,他像银汉中的支柱,支撑着知识的天空。诗人感叹自己无法用言语传达先生的思想深度,只能通过阅读来感受。“毫发析作千万片,一丝独飞挂匹练”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先生思想的细致入微和深远影响。

最后两句“亭亭万岁终不欹,世人皆见莫能见”强调先生思想的永恒与独特,虽然世人难以完全理解,但其价值历久弥新。全诗以“呜呼”引出对麟(麒麟)凤(凤凰)般才德的忧虑,暗示后世可能无人能继承先生的风范,而自己只能在深夜秉烛研读,期待明日的光明。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一位伟大学者的深情缅怀和敬仰,同时也揭示了对知识传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听月楼倦客归山留别翠涛王孙

我梦听月楼巳久,不意今生登此楼。

楼前湘水腻碧玉,细细纹波送远秋。

我有狂歌知者谁,古人不作今人疑。

夜阑酒熟相对笑,男儿不受双眸欺。

我今归卧蒸南谷,黄菊将开酒将熟。

烂醉三万六千年,柳生左肘石穿肩。

君勿疑我不相就,听月无声月自圆。

形式: 古风

效柏梁体寿王恺六

铁墙拗头绿凤栖,就君踏花蹂香泥。

君今僦宇当湘西,阳禽回翼空悽迷。

人生即久如蹑梯,骎骎不舍相攀携。

我旬过五君始跻,欲呼苍天问端倪。

谁为龙翁配虎妻,活汞煎之如婴啼。

东兔藏金西木鸡,战酣四壁休鼓鼙。

得之圜中一刀圭,与君分吞如糖䬾。

倒骑白卫驰丹霓,俯听蟪蛄声益低。

长笑尔曹延蝤蛴,睨高欲就终无稽。

我摘月华沁心脐,君胸洞开消日镌。

斫麟为脯尧非臡,团星作饼甘露醯。

命鸾歌啭如黄鹂,羿妻婉娈出金闺。

疑贞疑谑相嘲诋,然后与君归湘溪。

岳为部娄湘成蹊,三皇五帝重摄提。

如此与君终不睽,乃称丈夫心交缔。

非炎索箑寒就烓,短歌隆隆苍虬嘶。

千春万朔留品题。

形式: 古风

风泊中湘访张永明老将吊孙吕二姬烈死读辛卯以来诸公奖贞之篇放歌以言情孙吕事详故中舍管公记

昭潭万波叠霜縠,南望漓江暮云绿。

惊鸿叫云天不开,秋夕孤飞遥痛哭。

二十六年春蔓长,我与张君四鬓霜。

衰颜不死犹前日,湘女空灵郁杳茫。

茫茫峒云结烟草,贞魂不舍苍梧道。

哀歌血泪洒青天,管子嗣裘金郎堡。

而我悲吟独待今,二十六年愁埋心。

左掖蒙生俱未死,军中弹泪秋阴深。

呜呼乎往恨迷离无再说,一死人间万事决。

君不见张君二妇漓江滨,俄顷千秋如截铁。

形式: 古风

梅阴冢

秋露漙,梅叶丹,莎根草虫吟初寒。

梅根千年荫野土,鹤发衰翁泪如雨。

梅叶落,梅花开,棠杜无人斸径苔,寸肠矗立望思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