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天晓.红豆

艳比鲛人泪颗,光交帝网珠丝。根苗何处种相思。

不道相思是此。鹦鹉啄残何有,珊瑚碾就无疑。

随人抛掷本如斯。但少记歌娘子。

形式:

鉴赏

这首《壶天晓·红豆》以红豆为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红豆与情感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细腻的情感氛围。

“艳比鲛人泪颗,光交帝网珠丝。”开篇即以“鲛人泪”和“帝网珠”来比喻红豆的美丽与光泽,暗示红豆如同眼泪般晶莹剔透,又如同珍珠般璀璨夺目,以此展现其独特的魅力。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通过自然界的美好事物来衬托红豆的珍贵与独特。

“根苗何处种相思。不道相思是此。”接着诗人提出疑问,红豆的生长之地是否就是孕育相思之情的地方?这里将红豆与相思之情紧密相连,暗示红豆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植物,更是情感的载体,能够寄托人们深深的思念之情。

“鹦鹉啄残何有,珊瑚碾就无疑。”这两句通过鹦鹉啄食红豆和珊瑚的比喻,进一步深化了红豆与情感的关系。鹦鹉的啄食象征着对红豆的破坏,而珊瑚的碾磨则寓意着红豆在情感世界中的被珍视与磨砺。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红豆的形态,更蕴含了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随人抛掷本如斯。但少记歌娘子。”最后两句表达了红豆的命运如同被随意抛掷,无人珍惜,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如歌娘子(可能是指歌女或演唱红豆故事的人)的歌声中,红豆的价值才得以被铭记。这不仅是对红豆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情感价值的反思,强调了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在特定情境下情感价值的凸显。

整体来看,《壶天晓·红豆》通过对红豆的描绘,巧妙地将自然美与情感美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

吴瑗(文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秋娘.秋蛩

秋声惨,最惨络丝娘。

夜夜吟寒头欲白,声声咽月叶初黄。宁不断人肠。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如梦令.秋露

晓起画栏濡透。叶叶枝枝如豆。

风过碧梧摇,滴滴绿珠齐溜。重九。重九。

酿与江枫为酒。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雨中花.出盆兰就雨

曾记去年冬日。怕煞朔风剪急。

袅袅芳踪,退藏幽密,待取春消息。

愁里光阴容易失。转眼又过惊蛰。

正微雨濛濛,倩人扶出,就沐犹无力。

形式: 词牌: 雨中花令

行香子.题画美人

谁向冰绡。淡写轻描。新妆巧、杨柳纤腰。

云鬟叠叠,绣带飘飘。又眼儿媚,眉儿秀,脸儿娇。

有个妖娆。曾得相遭。细思量、何处逍遥。

料应今夜,月下吹箫。在梅花溪,桃花岸,杏花桥。

形式: 词牌: 行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