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木犀

老火西驰烧邓林,此花孤绝更清深。

犀纹隐隐通肌骨,羽葆层层间彩金。

残蕊尚堪然古鼎,生香长得汎秋砧。

形容尽入诗人笔,不为唐贤叹陆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炽热的夕阳燃烧着邓林,这花独自盛开,格外清冷深远。
犀牛皮般的纹理隐约透出肌肤,层层叠叠的羽葆间闪烁着金色的光辉。
凋零的花瓣仍能点燃古鼎,散发的香气长久弥漫在秋日捣衣声中。
它的形态和香气都被诗人细腻描绘,并未因唐朝的衰落而被遗忘。

注释

老火:夕阳。
邓林:神话中的神木,此处代指广阔森林。
犀纹:犀牛皮上的纹理。
羽葆:古代帝王仪仗中的装饰物,这里形容花的层次。
生香:指花香。
秋砧:秋天捣衣的声音。
陆沉:比喻国家或文化衰落。

鉴赏

这首诗名为《次韵木犀》,作者是宋代的姜特立。诗中描绘了木犀(即桂花)的独特韵味。首句“老火西驰烧邓林”以比喻手法,将燃烧的木犀花比作西驰的烈火焚烧邓林(神话中的天帝栽种的神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木犀盛开时的热烈与壮观。

接下来的“此花孤绝更清深”则赞美了木犀的孤高和清雅,即使在众多花丛中也显得与众不同。诗人细致描绘了木犀的纹理,“犀纹隐隐通肌骨”,暗示其质地坚韧,且香气透过肌肤,引人遐想。

“羽葆层层间彩金”进一步描绘了木犀花朵的层次感和色彩之美,仿佛披着金色的羽葆,华美而不失内敛。诗人接着写到,“残蕊尚堪然古鼎”,即使花瓣凋零,其香气依然能萦绕在古鼎之中,增添了岁月的沉淀感。

最后两句“生香长得汎秋砧”和“形容尽入诗人笔,不为唐贤叹陆沉”表达了诗人对木犀香气持久、意境深远的赞赏,认为木犀的形象和气息完全被诗人捕捉并融入笔端,无需像唐朝的贤士那样感叹世事变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木犀的美和诗人对其的深深喜爱,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光流转、物换星移的感慨。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陆郎中

亟报门前寄好音,炯然书札照家林。

兴来自说宦情薄,诗到方知秋思深。

临老读书因教子,闭门扪虱为搜吟。

当今大笔如君少,未用深藏叹陆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黄司理

龙墀射策笔如神,马首哦诗句益新。

忽捧名篇端有意,欲求强对恐无人。

浸淫汉魏知追古,摸索曹刘已识真。

荀氏八龙谁最著,慈明头角在云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自和

喜报纡芳轸,深期办酒壶。

兴来更唱和,耳热自歌呼。

正可谈风月,何须较智愚。

吾今方息驾,无复问征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西湖素公爱余泊舟小诗画为扇子

老子诗中那有画,阿师画里自兼诗。

我非今世王摩诘,子岂前身李伯时。

烟月正临青嶂落,滩声惟许白鸥知。

可怜半幅鹅溪绢,写此寒江一段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