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乱吟五首(其一)

乱多于治,害多于利。悲多于喜,恶多于美。

一阴一阳,奈何如此。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治乱吟五首(其一)》中的第一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世间万物对立统一的哲理。"乱多于治,害多于利",表达了世间纷扰多于秩序,灾害多于福祉的现象;"悲多于喜,恶多于美",则揭示了人生中负面情绪和不好的事物似乎更为常见。诗人通过对比,提出了"一阴一阳"的阴阳哲学观念,暗示了世间万物皆有正反两面,难以单一地评判好坏。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性,反映了邵雍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瓮牖吟

有客无知,唯知自守。自守无他,唯求寡咎。

有屋数间,有田数亩。用盆为池,以瓮为牖。

墙高于肩,室大于斗。布被暖馀,藜羹饱后。

气吐胸中,充塞宇宙。笔落人间,晖映琼玖。

人能知止,以退为茂;我自不出,何退之有。

心无妄思,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

炎炎论之,甘处其陋。绰绰言之,无出其右。

羲轩之书,未尝去手。尧舜之谈,未尝虚口。

当中和天,同乐易友。吟自在诗,饮欢喜酒。

百年升平,不为不偶。七十康强,不为不寿。

形式: 四言诗

经世吟

羲轩尧舜,汤武桓文;皇王帝伯,父子君臣。

四者之道,理限于秦。降及两汉,又历三分。

东西俶扰,南北纷纭。五胡十姓,天纪几焚。

非唐不济,非宋不存。千世万世,中原有人。

形式: 四言诗

诧嗟吟

昨日炙手,今日张罗。人间常事,何诧何嗟。

形式: 四言诗

贪义吟

贪人之恶,其过莫大。贪人之善,是亦为罪。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