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斋中有怀》是明代诗人俞宪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时光流逝带来的感慨。
首句“离思莫能扫,延绵及远道”直接点明了主题——深深的离愁别绪无法排解,思绪如同蔓延的藤蔓,延伸至遥远的地方。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接着,“远道思云谁,庭荆与池草”两句,将思绪从抽象的情感转向具体的自然景象。诗人站在庭院中,望着远处的云,心中不禁疑惑:在那片云朵下,究竟藏着谁的身影?同时,他注意到庭院中的荆棘和池塘边的青草,这些自然界的生长与更替,似乎也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百卉春复秋,故园令人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感和空间感的交织。百花从春天到秋天的轮回,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这不仅仅是对季节更迭的感慨,更是对岁月无情、人易老去的无奈与哀叹。
最后,“眷眷鹡鸰篇,翻飞苦不早”以鸟类的比喻结束全诗。鹡鸰是一种象征亲情的鸟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亲人团聚的渴望,但又感叹相聚之难,如同鹡鸰翻飞却总嫌来得太晚。这一句既是对亲情的深情呼唤,也是对时光匆匆、相聚不易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