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伾草堂五首(其二)

来旋自广庭,希世濯尘缨。

草玄合太始,茗饮通神灵。

物化在握纪,周章游无穷。

汉仪委刍草,魏阙寄鸿冥。

心閒理自得,志澹物俱轻。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王大伾草堂内的一番景象与诗人的心境。首句“来旋自广庭”,诗人独自漫步于广阔的庭院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接着,“希世濯尘缨”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洗涤心灵的愿望。

“草玄合太始,茗饮通神灵”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草堂内的清幽与神秘。草玄,即草木之玄妙,这里指自然界的奥秘;茗饮,则是品茶之意,通过饮茶以达到与神灵沟通的境界。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也暗示了他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

“物化在握纪,周章游无穷”则展示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理解与自由探索的精神。物化,即物质形态的变化;握纪,把握时间的规律。这两句表明诗人能够洞察万物变化的规律,并在无尽的时间长河中自由游走,展现出其超脱世俗的智慧与胸怀。

“汉仪委刍草,魏阙寄鸿冥”两句,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汉仪,指汉朝的礼仪制度;刍草,比喻低贱的事物;魏阙,古代宫殿前的高台,常用来象征朝廷或国家的象征;鸿冥,广阔深远的天空。这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对历史命运的深思。

最后,“心閒理自得,志澹物俱轻”总结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和生活态度。心閒,心境平和;理自得,道理自然得到;志澹,志向淡泊;物俱轻,世间万物皆轻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展现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草堂环境的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307)

卢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大伾草堂五首(其三)

物轻亦徜徉,尘廓非我乡。

诛茅远城市,结庐近山阳。

前沼含云泽,后台凌寄苍。

萋萋涧溪草,春秋生辉光。

日暮会佳宾,嘉乐陈中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王大伾草堂五首(其四)

中堂嘉乐陈,纷华罗锦茵。

巴僮激清徵,越女流商音。

一奏惊回飙,再奏生阳春。

中人莫云悟,歌者徒劳心。

所以重考槃,永怀嘉树林。

形式: 古风

王大伾草堂五首(其五)

嘉树清且圆,荫彼城南田。

层枝栖孤凤,奕叶鸣寒蝉。

幽人怀澹泊,日夕独磐桓。

桃李虽容艳,早落春风前。

何如主人树,茂育长千年。

形式: 古风

系狱敬呈王大伾侍御李复斋工部丈六十韵

乾坤日惨淡,蚩尤薄云际。

哲后振淮海,应期拯颓世。

金陵王气钟,石头云影丽。

风牧效威灵,夔龙扫氛翳。

奕叶三百年,皇风绍帝系。

天子坐明堂,南面称王制。

冕旒垂天光,玉剑通霄霁。

太微廓纤尘,万里见毛毳。

元默籍儒术,恢宏资圣睿。

宣室访鬼神,茂陵求俊艺。

大岯起伏龙,南溟恣渀㵝。

行空作霖雨,少答圣明惠。

晨趋紫微垣,暮拽青云履。

抗劾无中阉,紏弹慑戚第。

上方斩马剑,入目决双眦。

清戎大梁郊,按辔于越汭。

耸身一鸷鸟,霄汉独凌厉。

回登黄鹤楼,笑谒苍梧帝。

赫赫江湖间,高风捷虹霓。

东家李北海,倜傥执英袂。

仙宦浮江湘,芳声播燕蓟。

诏为沧水使,宽此漕会计。

疏凿九河空,导流百川细。

三吴十万艘,朝宗转迢递。

雍绛各一时,泛舟同康济。

至尊假颜色,徵入承明砌。

御屏疏姓名,金马晚留憩。

紫宸扬清氛,飘䬙偕兰蕙。

谗疑动明主,怀玦各长逝。

怅念平子诗,频流贾生涕。

怀沙一伤心,采蕨聊卒岁。

仆本澹荡人,林壑怜松桂。

啸栖岩岫问,疾与烟霞誓。

仰窥云汉章,自觉众星暳。

不羞邻女颦,窃效西施媲。

招隐小山椒,闻经泗水澨。

侯巴顾何人,太玄得深诣。

扬眉睹青天,白日忽西闭。

山海东南倾,风波无停势。

曾参却杀人,苍蝇点锦币。

改服南冠囚,越吟从逮系。

淳于当严别,缇萦杳难继。

痛哭父母柩,那怜儿女毙。

一门如枯蓬,超忽无根蒂。

謇予何迍邅,遭此鲸鲵噬。

鸾凤掩云罗,骐骥苦淹殢。

岂不思天衢,谁能彻懞蔽。

发矢石饮羽,挥戈日反熭。

精神苟不灭,天网终见贳。

用兹旷达心,优游在涂泥。

阅书穷九关,洒墨横岱巁。

衡岳疲梦想,潇湘见濆濞。

有时仙人来,携我游荒裔。

倒景不可攀,倏然坠烟翳。

复尔淆浊中,讵能闻鹤唳。

慨彼鲁连子,调笑寡俦俪。

能解聊城纷,永鼓沧浪枻。

何辞涉中洲,褰衣救沦替。

辗转不得亲,徒为眺睥睨。

忧来复何言,书向南山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