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君眢井物,出之四百年。
一朝承天寺,观者何喧阗。
诩为神濩持,用以抒沈冤。
谁知考张霸,近搆自盐官。
其妄且无论,其妖则信然。
无端作此伪,似亦得气先。
何异天津桥,忽为闻杜鹃。
当时数巨公,大半殉烽烟。
玉笥与虞孙,足并文陆传。
降而亭林徒,亦与郑比肩。
遂不复致疑,百口声相沿。
论世适相肖,论人适相班。
志气所感召,诬谩皆机关。
迩来书估船,益复造旧笺。
装潢审行墨,动索十万钱。
不足供一笑,谁考潜邱编。
我昔在三馆,曾见锦线篇。
欲抄竟未果,至今魂梦缠。
何时得此集,侑以所画兰。
缄之示诸子,斯价直琅玕。
不详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