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樊川梅花用东坡松风亭梅花韵

半林乔木樊川村,数株梅花牵梦魂。

媌娥靡曼不挂眼,夭桃野杏为狂昏。

一廛未安扬子宅,五亩欲老香山园。

玉妃鬖髿露身手,暗香冷艳来相温。

有时先生春睡美,绮窗唤起惊朝暾。

经寒故尝却罗幔,避风勤与关柴门。

翻笑孤山林处士,拥衾对花花无言。

只今人去花寂寞,谁怜落月闲清尊。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清代陈廷敬的《忆樊川梅花用东坡松风亭梅花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半林乔木樊川村”点明了梅花生长的环境,位于樊川村的半林之中。接着,“数株梅花牵梦魂”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眷恋,仿佛梅花能触动他的梦境。

“媌娥靡曼不挂眼,夭桃野杏为狂昏”运用了拟人手法,形容梅花的娇艳与周围桃花、杏花的热烈形成对比,突出了梅花的高洁和淡然。诗人感叹自己未能在繁华中保持清醒,如同“一廛未安扬子宅,五亩欲老香山园”,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玉妃鬖髿露身手,暗香冷艳来相温”以仙女比喻梅花,赞美其冰清玉洁的气质和幽香,犹如春日的暖阳。“有时先生春睡美,绮窗唤起惊朝暾”则描绘了诗人被梅花香气唤醒的情景,暗示梅花带来的清新之感。

“经寒故尝却罗幔,避风勤与关柴门”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呵护,如同对待知己,不愿其受到外界侵扰。最后,诗人笑叹林逋孤山隐士的生活,虽然与花相伴,但花儿无言,只有月光下的清樽陪伴,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以及对淡泊生活的追求,寓情于景,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9)

陈廷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书湘北秋水渔父图

吾闻潇湘洞庭烟尘中,沧洲不合容渔翁。

今之画图尚复尔,孤舟渺渺寒林东。

远峰青冥水云白,秋树苍莽枫叶赤。

草木曾无战伐愁,溪山欲老菰芦客。

李生雅好江海奇,张帆鼓楫游何时。

且当结束事鞍马,与子射猎南山陲。

形式: 古风

城南黑龙潭寺西楼对酒歌

春残龙尾横斜道,羸骖退食随年少。

文书丛里过东风,欲写幽怀何处好。

天晴古陂南城南,城阴水碧金沙潭。

是日宿雨林景澹,微波流影青于蓝。

寺前野亭向冥寞,狂飙吹尘暗廖廓。

杂花红蕊寒且禁,幸不逢花怅零落。

亭中袅窕西楼开,远烟空翠山光来。

渼陂波涛琉璃色,汉江春酒蒲桃醅。

直须对此衔金杯,捶琴击筑心徒哀。

苍茫万事渺如昨,几度落日轩辕台。

凤兮栖栖不得意,东山绣斧流言忌。

古来贤圣亦复尔,醉舞高歌吾老矣。

回头笑谢新少年,一生羞为时人怜。

形式: 古风

晚过杨编修尔茂

驱车巷南来巷东,寺西老树斜阳红。

黄叶到门落可数,秋色入眼庭华浓。

故人怜我心迹同,开颜握手霜天空。

论文细欲霏玉屑,说剑壮可生雄风。

竟须潇洒微官外,休论艰难万事中。

感君义气相裴回,古来贤达甘尘埃。

萧萧易水风增哀,蔓草已没黄金台。

男儿在时得钱勤,买醉,不见古人白骨缠苍苔。

形式: 古风

赠韩少室山人

沁川先生尝乐饥,一生高视世不羁。

西崖古道蓬蒿齐,小亭昼闭春阴移。

我时徒步往见之,颜色渥丹霜鬓滋。

年近九十心胆奇,大书洒墨光淋漓。

短札细字如毫丝,方瞳炯如岩电垂。

仙者缥缈高莫追,浮丘洪崖世难知。

吾徒缩手归来时,赤松黄石吁可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