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魏使君宿龙洞山寺同赋(其三)

削成东壁五云屏,下有龙宫夜不扃。

斗柄故临双瓮转,月明常对一珠亭。

春回竹叶杯光白,天逼莲花剑气青。

坐久空山仙籁寂,新诗独为故人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龙洞山寺中与魏使君共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削成东壁五云屏,下有龙宫夜不扃”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壁如削,仿佛是五彩祥云的屏障,而下方的龙宫在夜晚也不关闭门户,暗示着神秘与宁静并存的氛围。

颔联“斗柄故临双瓮转,月明常对一珠亭”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景象,斗转星移,似乎特意照耀着两口瓮,而月光下的珠亭则显得格外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

颈联“春回竹叶杯光白,天逼莲花剑气青”将视角转向室内,春意盎然,竹叶映照着杯中的白光,仿佛春天的气息在杯中流转;而剑气在月光的映衬下呈现出青色,既体现了剑的锋利,又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尾联“坐久空山仙籁寂,新诗独为故人听”表达了长时间静坐于空山之中,只有仙籁般的寂静相伴,诗人独自创作新诗,只为与老友分享这份独特的体验和情感,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艺术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与魏使君宿龙洞山寺同赋(其四)

秀色中峰独不群,藤萝二月已纷纷。

诸天近海金银气,双峡长春锦绣文。

塔影半空悬落照,溪流一曲洒浮云。

纵令洞口龙吟发,郢调还须让使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寄殿卿

春满梁园兴不孤,平台一望尽平芜。

于时授简酬知己,何处衔杯忆老夫。

浪迹已应为客就,浮名犹自傍人无。

只今慷慨夷门道,肯让萧条在五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荅殿卿

莫问看春第几场,才兼风雨更茫茫。

能无对酒思公子,亦有登楼望故乡。

敢谓马卿元在汉,何如枚叔正游梁。

病来已废凌云笔,为爱观涛拟报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翟使君奏最

三台年少雅相闻,五马边州老使君。

更拥星轺趋北斗,还依露冕拜南薰。

政成黄鹄谁云匹,佩有青萍自不群。

海内重名推佐郡,那知词赋并凌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