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何绛所作,名为《潘子登以诗扇见赠赋此答之》。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潘子登赠送诗扇的感激之情,并借物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首句“每开纨扇诵佳章”,描绘了每当打开扇子时,便能读到优美的诗句,营造出一种文雅而清新的氛围。纨扇,古代女子常用的扇子,以其轻盈、美观而著称,常被赋予文雅的象征意义。此处通过纨扇与佳章的结合,不仅体现了诗扇的独特价值,也暗示了诗人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次句“暑月风寒夜有光”,进一步深化了前句的意境。在炎热的夏季夜晚,手持扇子不仅能够驱散酷暑,还能感受到从扇面透出的光芒,这光芒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光亮,更是精神上的温暖与慰藉。通过“风寒”与“暑月”的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在炎炎夏日中寻求心灵宁静与清凉的愿望。
后两句“不是昔年浮海客,珠玑安得满奚囊”,则通过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对潘子登赠送诗扇的感激之情。诗人假设自己并非当年漂泊海外的旅人,那么如何能得到如此珍贵的珠玑(比喻珍贵的礼物或才华)装满自己的囊袋呢?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潘子登慷慨赠礼的感激,也暗含了对自己获得如此佳作的自豪与珍惜。
整首诗语言简洁流畅,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