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其三)

惠施文字黑如鸦,于此机缄漫五车。

皭若易缁终不染,纷然能幻本无花。

观空白足宁知处,疑有青腰岂作家。

慧可忍寒真觉晚,为谁将手少林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标题为《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前人文学成就的崇敬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

“惠施文字黑如鸦”,开篇即以强烈的笔触描绘出惠施之文,如同乌鸦般的黑色,给人以深邃、神秘的感觉。接着,“于此机缄漫五车”则形象地说明了作者对前人文学作品的广泛涉猎与深入研究。

“皭若易缁终不染”,这里的“皭”指的是布帛,意指文字纯洁无瑕,如同未经染色的白布。接下来的“纷然能幻本无花”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高超技艺和深邃思想,即便是纷乱复杂的情感,也能够通过文字巧妙地展现,宛如幻术一般。

“观空白足宁知处”,此句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心境。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他在阅读和思考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紧接着,“疑有青腰岂作家”则表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探索,是否还有隐藏的智者或艺术家未被世人发现。

最后两句“慧可忍寒真觉晚,为谁将手少林叉”,通过对比和反问,王安石表达了自己对于智慧与创作的深刻体悟。这里的“忍寒”指的是能够承受孤独与挑战,而“真觉晚”则是说作者自己的觉醒可能来得太迟缓。最后,“为谁将手少林叉”则是一种自我反思,询问自己是否在为某种理想或信念而坚持着。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安石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复杂表达,还透露出他对于传统文化与个人创作之间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其二)

神女青腰宝髻鸦,独藏云气委飞车。

夜光往往多联璧,白小纷纷每散花。

珠网纚连拘翼座,瑶池淼漫阿环家。

银为宫阙寻常见,岂即诸天守夜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其一)

若木昏昏末有鸦,冻雷深闭阿香车。

抟云忽散筛为屑,剪水如分缀作花。

拥帚尚怜南北巷,持杯能喜两三家。

戏挼弄掬输儿女,羔袖龙钟手独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读眉山集爱其雪诗能用韵复次韵一首

靓妆严饰曜金鸦,比兴难工漫百车。

水种所传清有骨,天机能织皦非花。

婵娟一色明千里,绰约无心熟万家。

长此赏怀甘独卧,袁安交戟岂须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读秦汉间事

秦徵天下材,入作阿房宫。

宫成非一木,山谷为穷空。

子羽一炬火,骊山三月红。

能令扫地尽,岂但焚人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