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磻翁龙尾砚

龙尾山盘八十里,龙尾有潭下无底。

秋月亭亭潭气黑,其中有石色如墨。

山川秀气散不为,风云顽不为砂砾。

融结至宝有物主,水上经营无处所,经年始获不敢贾。

我昔游江南,有客遗我誇龙子。

吾知龙能变化,是或不可制。

追琢为巨砚,大笔挥离骚。

中圆体天形,外方作地象。

精光熠熠角生浪,熟视乃有绀罗文。

莹润无与比,玩爱何可论。

我今樗散无所事,特赠华阳鸿笔丽藻人。

吾闻蜀都多学士,寘诸文府为战具。

君如穷经遂绝笔,请典大轴传后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名为《赠磻翁龙尾砚》,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对龙尾砚的赞美之情。

诗中首先描绘了龙尾山的壮丽景色,山势蜿蜒曲折,长达八十里,山中有深不可测的潭水,秋月映照下,潭水漆黑一片,潭底有一块色泽如墨的石头。接着,诗人以山川之秀气、风云之顽固以及砂砾之微小,来衬托出这块石头的非凡之处。它凝聚了天地精华,却难以被自然之力所改变,最终成为了一件珍贵的宝物。

诗人回忆起自己在江南的游历中,曾得到一位客人赠送的龙尾砚,这砚台不仅能够随龙变化,而且具有制作用于书写《离骚》等伟大作品的能力。其形状上半圆象征天,下半方象征地,光泽闪烁,仿佛有波浪涌动,内部还蕴含着紫色的纹理。砚台的质地极为莹润,让人爱不释手。

最后,诗人将这块龙尾砚赠予了华阳鸿笔丽藻人,并希望它能在蜀都的学者中流传,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工具。如果有人因穷困而停止了学习,那么这块砚台可以成为他们继续传承知识的载体。

整首诗通过对龙尾砚的赞美,表达了对学问、艺术和传承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许。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行

宫梅扑地白毡班,细柳结烟金缕繁。

春华年年来不已,人生七十半衰残。

少时豪放犹不敌,何况羁栖落荆蛮。

囊中琵琶金凤闲,古曲情深属谁弹。

病目矇矇对荒山,东风有意为掩关。

弃置万事一梦还,江湖水生愁夜寒。

形式: 古风

春霖

春霖漫不已,杨柳一何衰。

江国多晏寒,微晹来亦迟。

岂不念向荣,惜逐秋风悲。

植物固如此,劳生何可为。

谁将区中境,遥与青松期。

匆匆从古然,滞念良可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养猿

孤猿逸重巘,清啸久不闻。

中怀为牢落,日跂吴山云。

宓子有深致,远将清思分。

萧飒野人姿,慰我澧江濆。

动静得真性,超然离世纷。

春华二月来,苑囿争敷芬。

谁言关闭趣,聊以乐朝曛。

毋怀故山归,吾将汝为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甲辰年五月十五日夜澧阳观月

少年怅不乐,明日何为哉。

扬眉一遐赏,寂寂更伤怀。

念昔吾州乐,泛舟湖上来。

佳宾适所好,欢计成金罍。

妖歌有送响,度曲清且哀。

留连夕阳下,夜色起山隈。

光明水晶域,素彩中天开。

龙香弄微风,四顾绝纤埃。

澄波照上下,倒影出瑶台。

红烛渐向微,始知夜漏催。

美人屡更衣,含笑玉山隤。

欢乐殊未央,鼓枻中洲回。

人生无忧患,遇乐且衔杯。

怅余失交臂,万里来天涯。

羁愁那无感,情虑长如灰。

神游忽自笑,安知顾形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