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庆通判杨君挽诗

长佩高冠集翠裾,华途落落仅题舆。

官无小大皆行己,理有是非宁问渠。

赋似长杨犹悔作,材如雄剑独藏馀。

方相掩泪催归去,遗稿空存子政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崇庆通判杨君所作的挽诗,通过对杨君形象的描绘和对其人品才学的赞扬,表达了对故友的哀悼之情。首句“长佩高冠集翠裾”描绘了杨君的仪态,长佩高冠,身着翠色衣裙,显得气度不凡。接下来的“华途落落仅题舆”暗示了他在仕途上的孤寂与清高,虽然地位不高,但志向高洁。

“官无小大皆行己,理有是非宁问渠”赞扬了杨君无论官职大小,都能坚守自我,坚持原则,对于是非曲直有自己的判断,不随波逐流。诗人以“赋似长杨犹悔作,材如雄剑独藏馀”进一步赞美他的才华,认为他的文采如同长杨赋般深沉,而他的才能犹如未展锋芒的雄剑,深藏不露。

最后两句“方相掩泪催归去,遗稿空存子政书”表达了诗人对杨君去世的悲痛以及对他留下的著作的怀念,暗示杨君的离世让人心痛,他的智慧和作品将如子政书一般,成为后人的宝贵遗产。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充满敬意的挽诗,展现了杨君的人格魅力和诗人对其深深的哀思。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教授致政李君挽诗

冠盖任云浮,门前日夜流。

不为盱豫悔,肯作浚恒羞。

科第联五叶,诗书閒一丘。

芸芸终有谢,赢得早归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领客汎西湖客赋诗次韵

鸣鞘踏月大堤长,鼓枻穿云落日黄。

十里青漪菱草荡,四山红雨杏花冈。

客从民气觇春事,人在枝头看艳阳。

长使舟平风色好,世间何处有羊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黄夫人之葬某新有丧不得为文以侑虞殡命儿冲代赋

夫人心事与天谋,钱镈功夫岁晚收。

秸鞠声中春满羽,毕逋枝里月横秋。

将雏欲上空回首,食蔗才甘不到头。

况是我翁方念母,两乡风雨一般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曾少卿约饮即席赋

深院帘旌昼掩门,海牛挂出好乾坤。

日烘花影涨春腻,风撼柳丝明醉痕。

极目剪来齐翠嶂,关心看不断青原。

明朝又逐文书去,且尽今宵极意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