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秋花

疏翠巧装丹凤尾,素绡轻纽玉虫须。

春花莫把秋丛薄,若比娇妍总合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稀疏的绿色巧妙地装扮着丹凤的尾巴,
白色的轻纱轻轻系着如玉的蚕丝触须。

注释

疏翠:稀疏的绿色。
巧装:巧妙装饰。
丹凤尾:红色或鲜艳的凤凰尾部。
素绡:白色的细薄丝绸。
轻纽:轻轻系上。
玉虫须:像玉一样的蚕丝触须。
春花:春天的花朵。
秋丛:秋天的花丛。
薄:微薄,这里指不被重视。
娇妍:娇艳美丽。
总合输:总的来说会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绝伦的画面,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情感。"疏翠巧装丹凤尾"一句,以精致的笔触勾勒出花朵的外形,"丹凤尾"既可以指代花朵优雅的形态,也可能隐喻着某种高贵的生命状态。而"素绡轻纽玉虫须"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花朵间细丝的柔和与精致,如同用素质的丝线轻轻地束缚着玉制的小虫,这里不仅描写了物象,更是对美好事物的赞颂。

"春花莫把秋丛薄"一句,则引导读者从感官上去体验季节交替时自然界的变化。春天的花朵应享受其独有的盛放,不应该与秋天枯萎的枝条相提并论。这不仅是对生命活力的歌颂,也是在强调时间的珍贵和每个季节的独特美。

"若比娇妍总合输"这句诗,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春花的美丽与女性的柔美相联系,用"娇妍"二字来形容女性的温婉与细腻,这里诗人将自然界的美景与人类的情感结合起来,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赞美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精巧的意象和丰富的联想,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是对春天生机勃勃的一次颂歌。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何氏书堂

谁云学宦不同源,人镜风流百世存。

想见当年临案牍,必无书限误成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余以雪牡丹歌呈诚斋回柬云只得籍没是兵家不传之妙谓不和答也又尝以来日立夏问诚斋所谓风月库中当作何措置蒙绝句示报因次韵致谢并破前说云

春风欲去难留住,措置无如信野人。

但解有诗随手和,自然日日是青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初闻湖南蛙声成三诗(其二)

竞喜蒿蓬月到时,莫嫌喧噪没新奇。

凭谁试问波神看,定诵南湖近日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初闻湖南蛙声成三诗(其一)

杏花杨柳傍清明,淡沲风光画不成。

春到此时须急赏,绕堤今夜有蛙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