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絅所作的《吊熊飞将军六首》中的第三首,通过对熊飞将军的追悼,表达了对忠诚与正义的颂扬,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四广三闽一掷梭”,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熊飞将军在广袤的南方地区英勇战斗的情景,仿佛他的一生如同梭子般在广大的地域中穿梭,展现了将军的英勇和不屈。
“更谁回首问铜驼”一句,借问铜驼的典故,表达了对将军英魂无人问津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英雄的寂寞。
“檐乌恋主南来少,旧燕依人北去多”两句,通过乌鸦和燕子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南方的忠诚之士稀少,而北方的依附者却众多,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以及对忠诚与背叛的对比。
“一死纲常归草莽,百年忠义励山河”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赞扬了熊飞将军为维护纲常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壮举,他的精神激励着后世,如同山河一样永恒。
最后,“荒村日落游魂杳,夜有丁零啼月过”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日落荒村,游魂已逝,只有夜晚的丁零声伴随着月光飘过,既是对将军英灵的哀悼,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熊飞将军的追忆,表达了对忠诚、正义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