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常州尽处是望亭,已离常州第四程。
柳线绊船知不住,却教飞絮送侬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离开常州时的景象与心情。开篇“常州尽处是望亭,已离常州第四程”,设置了一种空间感和时间感,通过具体的地名和距离感,营造出一种行进中的动态场景。
“柳线绊船知不住”一句,是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柳絮纷飞,被风吹得四处飘散,它们轻柔地缠绕着船,仿佛在阻挡船只前进的步伐。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刻画,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不舍和留恋。
“却教飞絮送侬行”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仿佛在对柳絮发出请求,让它们像轻盈的使者一样,陪伴着自己继续前行。这一句表达了一种无奈与顺应,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物外、自在飞扬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致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离别时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和深刻体验。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南康名酒有残樽,急唤荷杯作好春。
紫幕能排北风冷,夕阳偏惜半船温。
远山相别忽相寻,水到黄田渐欲深。
见说前头山更好,且留好句未须吟。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夹江百里没人家,最苦江流曲更斜。
岭草已青今岁叶,岸芦犹白去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