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钓台

铜雀高飞汉业沉,云台荒址杳难寻。

争如片石横烟水,尚见清风亘古今。

鱼钓乍收新月落,羊裘未解白云深。

低徊想像春山暮,漠漠松花满袖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过钓台》由清代诗人王之敬所作,通过描绘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过往英雄事迹的追忆与感慨。

首联“铜雀高飞汉业沉,云台荒址杳难寻”以“铜雀”和“云台”为意象,分别象征着三国时期的曹操和汉代的功臣纪念地,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英雄的逝去,给人一种历史沧桑感。“铜雀高飞”形象地描绘了曹操的雄心壮志,“汉业沉”则暗指汉朝的衰败;“云台荒址”则表现了随着时间流逝,英雄们的纪念地逐渐被遗忘,难以寻觅。

颔联“争如片石横烟水,尚见清风亘古今”转而描写自然景色,以一片静默的石头横卧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之上,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宁静,同时也寓意着历史的痕迹虽已模糊,但清风依旧跨越时空,传递着历史的声音。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历史的辉煌与自然的宁静进行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颈联“鱼钓乍收新月落,羊裘未解白云深”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鱼儿刚刚被钓起,新月已经落下,而穿着羊裘的渔人还未解开衣物,似乎还在享受着夜间的宁静。这一联通过具体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渔村之中,感受到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

尾联“低徊想像春山暮,漠漠松花满袖襟”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他低回沉思,想象着春日傍晚的山景,满袖间似乎弥漫着松花的香气。这一联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深深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过钓台》通过对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英雄人物的缅怀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5)

王之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宁友人贻丹荔数十颗有作

海外何从得异果,于今不见已更年。

色香疑自云中落,苞叶宛然旧国迁。

好友寄缄嫌少许,老人开箧喜奇缘。

馀甘分啖惊新候,遥忆上林红杏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归途杂诗

穷栖鸟恋旧巢林,匹马经过动悴吟。

千里故山青满目,万堆新骨白伤心。

江山惯作犒师牛,遂致舆图尽海头。

惟有指峰无恙在,青青不改使人愁。

到处听人笑圣清,惟知养士懒论兵。

自从明月西沉海,夜夜痴心梦倒行。

靖海将军更好生,只须传檄不穷兵。

至今鹿耳洋洋水,犹似当时咏政声。

天意应怜大海东,陈涛事异恰情同。

愧无杜老哀时句,泪洒吟笺似血红。

形式: 古风

排闷

老天何日息风尘,家国愁人泪满巾。

寒瘦如诗因久病,流亡满眼不妨贫。

年来破产惟偿债,春至无衣尚宴宾。

那管山头猿鹤笑,醉吟暂乐梦中身。

中朝将相惯和戎,劫火无端到海东。

懒看人情翻羡瞽,怕闻时事不妨聋。

酒逢世异偏难醉,诗到途穷转不工。

但愿一编常在手,时清敢说老无功。

进退自惭百不能,姓名磊落畏人称。

壮心已与灰俱冷,好友翻输几可凭。

意气横空常看剑,忧愁听雨独挑灯。

从今不作红尘梦,聊作山中有发僧。

尼山且欲九彝居,况我承先旧有庐。

归国能无苏武节,望乡羞答李陵书。

不堪困苦同笼鹤,亦厌奔波似磨驴。

我信苍天应有眼,城门火岂及池鱼。

海疆何日报平安,绝好金瓯更不完。

河朔已非唐土地,蛮乡尚有汉衣冠。

传抄奏草惊心读,岂料沧桑袖手看。

时节一杯难强进,背人独自泪阑干。

疆场日蹙想何堪,上下偏安痛剑南。

世事已如唐不振,时文犹作晋清谈。

心伤麦秀生原苦,眼见瓜分死岂甘。

官尚爱钱兵惜命,遗民闻著也深惭。

形式: 古风

放言

覆蕉寻鹿醒还梦,杯酒幻蛇有若无。

蜗角战争空负力,犀心灵透不医愚。

云程展处鹏抟翼,月影圆时蚌孕珠。

百岁光阴如过客,青丝白发镜中殊。

愁如潮落落还长,人被墨磨磨不休。

鸡惮为牺先断尾,鱼因贪饵误吞钩。

春花总比秋花好,失马翻贻得马忧。

莫便临崖空撒手,得收缰处早回头。

事兆机先已决疑,何须休咎揲灵蓍。

但教台上自隗始,何必芦中与子期。

心有心心心印处,月看月月月圆时。

和光混俗原非易,不患人知患己知。

问天屈子离骚赋,斫地王郎托醉歌。

东国圣师西国佛,南山鸟避北山罗。

云深易觅还魂草,风劲难兴止水波。

受辱不须逃胯下,无双品自引萧何。

贫富何须论范石,功名毕竟负韩彭。

秋风唧唧虫鸣籁,春日欣欣木向荣。

漫笑橐驼传柳子,空教蝴蝶悟庄生。

憨痴都是修来福,不了缘钟不了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