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颇怪归云懒,为霖合上天。
无风时出谷,有月半藏烟。
平碧封山径,余青带水田。
世间遥望处,却道此中仙。
这首诗描绘了石坞归云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理之思。诗人以“颇怪归云懒,为霖合上天”开篇,既表达了对归云不急于化雨的疑惑,也暗示了云之归宿应是上天,预示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接着,“无风时出谷,有月半藏烟”两句,通过描绘云在山谷间或隐或现的状态,展现了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同时也寓意着事物的显现与隐藏,皆有其时。
“平碧封山径,余青带水田”进一步渲染了云雾缭绕的山景,碧绿的山径被云雾覆盖,仿佛一条通往仙境的道路,而远处的青色则与水田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最后,“世间遥望处,却道此中仙”一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坞归云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和谐、超脱境界的追求。
不详
山色青如许,秋林渐露梢。
不风而自陨,索句若为敲。
地火添霞气,天霜满水坳。
君看鸟反哺,上下补寒巢。
点点白于星,湖光暗柳汀。
断桥穿苇港,缺岸照柴扃。
明灭听行蟹,高低看聚萤。
老渔偏罢钓,买酒过旗亭。
曲径盘云长薜萝,精庐深隐古松窝。
涛声洗耳心逾静,况有钟鱼出贝多。
龟山载道南,东林遗片席。
绛帐十八年,烟雨丛荆棘。
顾高实倡谋,卜筑弓河侧。
坠绪一线延,书院名仍昔。
一遵白鹿规,辩难皆心得。
性道别毫釐,此志存一息。
门外履常满,庭前雪三尺。
崔巍扇奇祸,灰飞余瓦砾。
天将丧斯文,岂复留六籍。
天未丧斯文,斯固安有宅。
国朝应昌期,鸠工命匠石。
多士讲席余,丽泽皆王泽。
虽非鲁灵光,岁寒见松柏。
明德犹在兹,登堂缅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