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

骎骎尘土久方还,直道谋身力愈难。

靖节每嗟婴世网,漫郎何意出人间。

风惊骇浪潜鳞伏,竹隐湾矶翠羽閒。

好去杖藜穿蜡屐,伴云随月弄潺湲。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长久以来在尘土中奔波,坚守正道谋生更加艰难。
陶渊明常感叹被世俗束缚,李白何曾想过离开人世间。
风吹起惊涛骇浪,鱼儿潜伏;竹林深处,鸟儿悠闲栖息。
手持藜杖,踏着蜡屐,悠然前行,与云月相伴,倾听溪流潺潺。

注释

骎骎:形容马跑得快。
尘土:尘埃和泥土,比喻世俗纷扰。
直道:正直的道路,比喻坚持原则。
靖节:陶渊明的字,以其清高自守著称。
婴:缠绕,束缚。
世网:世俗的罗网,比喻社会的束缚。
漫郎:李白的自号,意为放荡不羁。
杖藜:藜杖,手杖。
蜡屐:用蜡涂过的木屐,古代文人雅士的穿着。
弄:玩赏,欣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的作品《书怀》。诗中表现了诗人长期漂泊外乡,心怀家国之情的复杂心理。下面我将对此诗进行鉴赏。

首句“骎骎尘土久方还”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处于尘世纷争之中,渴望回归自然清净之境却难以实现。这里的“骎骎”,形容尘土飞扬,象征着世俗的喧嚣与污浊;“久方还”则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接着,“直道谋身力愈难”进一步强调了在纷乱的人间世界中保持一颗纯净之心的艰难。这里的“直道”,指的是正直无私的道路或真理;“谋身力愈难”则表明在复杂的世俗生活中,想要保护自己的精神不受玷污是一件更为困难的事情。

第三句“靖节每嗟婴世网”诗人感慨于世事纷繁,每当想到自己也深陷于世间的种种束缚之中,不禁叹息。这里的“靖节”,可能指的是某种清净或节制;“婴世网”则形容了世俗生活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网,难以脱身。

第四句“漫郎何意出人间”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困惑和对超越世俗束缚的渴望。这里的“漫郎”,形容悠然自得之态;“何意出人间”则是诗人内心对于超脱尘世,达到一种精神自由状态的向往。

以下几句“风惊骇浪潜鳞伏,竹隐湾矶翠羽閒。好去杖藜穿蜡屐,伴云随月弄潺湲。”则是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心灵寄托和精神慰藉。这几句通过生动的自然画面,如惊涛骇浪、潜鳞伏波、翠竹隐湾等,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并且通过“好去杖藜穿蜡屐”表达了诗人想要抛弃世俗纷争,随自然之变化,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综上所述,这首《书怀》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家国的思念和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而且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237)

杨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丰壬戌岁暮书事

闽陬地力尽,种艺被山谷。

涵濡一雨润,郁郁原野绿。

春风忽云徂,舒景变炎燠。

凉飙动地轴,揫敛何神速。

坐愁林峦空,俯视万木秃。

凝霜借风力,摧折到松竹。

嗟予闭门人,感此亦愁蹙。

幽庭有萱草,采采不盈掬。

如闻糟床注,取醉须百斛。

沉酣乐时运,天关不须触。

万物一刍狗,苍苍自高目。

形式: 古风

冬至日闻雷

土圭日已南,百年生有期。

新阳潜地脉,惨惨群阴微。

尚觉云气昏,严飙弄寒威。

狂雷与骤雨,奔逐如喧鼙。

百虫误惊蛰,生理亦已亏。

向晚怒声息,霰雪交馀辉。

凌寒山驿孤,持杯空自疑。

形式: 古风

出京

旅泊惊秋意,尘沙变客衣。

明星烂河汉,残月暗帘帷。

风柳斜斜转,云帆片片飞。

穷愁添别病,衰晚意多违。

形式: 五言律诗

向和卿览余诗见赠次韵奉酬

杜陵头白长昏昏,海图旧绣冬不温。

更遭恶卧布衾裂,尽室受冻忧黎元。

诗人穷愁自古尔,岂若种艺依青门。

嗟予老懒世不用,穷巷久雨无高轩。

虫鸣鸟噪感时节,嫠不恤纬羞前言。

残章断简弃不录,自愧潢潦无根源。

君胡衮字富褒饰,三复妙语将谁论。

知君独负青云器,欲使饥者名长存。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