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太宰节使朱先生和郭景纯游仙九首次其韵(其七)

卓午日昃影,索震月生魄。

人生抱冲和,一如受采白。

着言周德者,岁寒知松柏。

大夫与役人,逸劳頖夕夕。

畔草逐风偃,弓角及春液。

不见郭山颠,垆鼎余藓石。

谁怜散豆姬,徒悲化鼋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时分的景象,"卓午日昃影"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太阳西斜,影子拉长。"索震月生魄"则描绘月亮初升,如同新月挂天边。诗人以"人生抱冲和"比喻人应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谐,如同接受纯洁的白色,寓意品格高洁。

接下来,诗人提到"周德者",暗指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在艰难岁月中更能显现其坚贞不渝,就像寒冬中的松柏。这里以"大夫与役人"为例,指出无论身份高低,都应该在日夜劳逸中找到平衡。

"畔草逐风偃,弓角及春液"进一步描绘自然景象,草木随风摇曳,弓箭的弦线在春雨中润泽。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美景中,而是转向远方的"郭山颠",那里只剩下"垆鼎余藓石",暗示了岁月的沧桑。

最后,诗人以"散豆姬"和"化鼋客"作结,表达对世事变迁、人事无常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景抒怀,展现了包世臣深沉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22)

包世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乃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二十九世孙。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嘉庆二十年举人,曾官江西新渝知县,被劾去官。学识渊博,喜兵家言,治经济学。对农政、货币以及文学等均有研究。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通过书论《艺舟双楫》等鼓吹碑学,对清代中、后期书风的变革影响很大,至今为书界称颂

  • 字:慎伯
  • 籍贯:安徽泾县
  • 生卒年:1775一1855

相关古诗词

奉同太宰节使朱先生和郭景纯游仙九首次其韵(其八)

括坤奠天台,步溟涉方丈。

孔牖六浊人,到兹五根朗。

碧童双云鬟,峭峦发妙响。

跪求紫金经,仙书见存想。

一都理运毂,五岳图归掌。

七宝自满堂,三清可恣往。

王母垂双眉,顾恧衰有象。

遂投极乐国,聊解微尘网。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奉同太宰节使朱先生和郭景纯游仙九首次其韵(其九)

贺言望东岳,日观矗如颓。

但见九约伯,觺觺怵我怀。

尔胡乐淫刑,鬼哭声如雷。

血拇竟逐人,駓駓何日回。

念兹再三咽,长啸独归来。

终留一只履,虚共蹑云堆。

鸟飞任武叹,鹄呼从阮哀。

形式: 古风

杨家嘴却寄舫斋承宣

汉川雨彻宵,晨发苦泥澝。

出郭行半日,路借双桨劲。

夹溪垂杨深,人语绿烟定。

和风送飞帆,百里入天镜。

村远疑舟浮,烟岛递潜泳。

古木灭原荑,虚云绝鸟径。

直疑水雾天,颇惬蛟龙性。

怪非图记地,母乃苍生病。

腴麦十万亩,淫雨遭汜滢。

岂惟陇亩失,庭卧鼋鼍靖。

去年虽有秋,获谷俱蝗剩。

今作神君馆,人鱼地交竞。

淮灾两税缓,否则旧欠并。

欠课输固当,饿莩不遑更。

大臣计盈绌,先在恤民命。

怆我乐水怀,不觉涕横迸。

形式: 古风

发松滋雨次宜都

汉阳越江陵,千里郊原荡。

松滋一夜雨,洗出万青嶂。

成邱更严壑,接武变偃仰。

初讶入谷底,忽觉出云上。

峰矗排云危,江流搣谷踢。峭堑行心怵,蹴舆人怆。

终朝苦泥滑,亭下复霖涨。

局身儿成翁,散蹄马亡壮。

惨澹湿烟澄,隐见陆成张。

候馆人皆疲,指呼神不旺。

一雨山行艰,半日物力创。

况怀兵革交,终夜心悢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