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下珠林最有名,忽来燕赵作游僧。
春风大众迷花雨,夜壑孤藤看佛灯。
巳办一瓢相伴去,其如多病不能兴。
归来只洗双荷叶,听学文殊演上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啸上人的僧侣,他从江南的白下珠林出发,突然决定前往燕赵地区修行。诗中通过“忽来燕赵作游僧”一句,展现了僧人不拘泥于常规,勇于探索的精神。接着,“春风大众迷花雨,夜壑孤藤看佛灯”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白天众人在春风吹拂下沉醉于花雨之中,而夜晚僧人独自在深壑中凝视着佛灯,表现了僧人与世俗的疏离,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巳办一瓢相伴去,其如多病不能兴”则表达了僧人虽有决心修行,但身体状况不佳,无法完全实现自己的愿望。最后,“归来只洗双荷叶,听学文殊演上乘”两句,以僧人归家后洗荷叶为喻,象征着他在修行路上的洗涤心灵,同时也暗示了他继续学习和领悟佛法的决心,追求更高层次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僧人坚定的信仰、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坚持,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不详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侯家帘幕夜重重,醉客觞繁断禁钟。
赐果自鲜冰后色,罂鹅直贱丈前醲。
月斜苑树寒孤鹊,字暗番经集万蜂。
尚有御缄看未得,何时重许拆双龙。
邻家兄弟逼炊烟,不见于今四十年。
颊有长髯堪佐幕,头多短发尚留燕。
深秋一路逢红叶,明月双帆挂大川。
黄鹤楼中可相引,石榴皮畔觅神仙。
北斗声名重二京,东朝保傅谢初荣。
百年华发晞三握,一日朱轮送满城。
渐喜河冰仍绿水,稍闻乡雪盛黄精。
快帆定落归心后,客梦几番天姥青。
征舆解道明朝发,别酒遥从此地酣。
尽日回肠依曲水,昔年种柳似江潭。
霜高睡短鸡偏促,雪滑泥长马不堪。
差有梅花知客意,一程开逼一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