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二气旋还,三宫升降,往来于是无穷。

透关神水,铅汞过三峰。

返复周流八脉,戊己炼、阴虎阳龙。

凝情处,金光朗朗,身外见形容。

灵光,真造化,天机深远,推测难通。

算利名酒色,恰似秋风。

大道玄炉进火,三田内养出神功。

功成后,金书来诏,平步赴瑶宫。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阴阳二气循环不息,天地三宫升降交替,这样的过程永无止境。
神秘的神水穿透关窍,铅汞之精华经过三次升华。
在八脉中反复流转,以戊己法炼制,如阴虎阳龙般交融。
专注修炼时,金光耀眼,外界形象仿佛可见。
灵光显现,这是真正的造化,天道深奥,难以揣摩。
算计名利酒色,就像秋风扫落叶般短暂。
在大道的玄妙炉火中修炼,内在三田滋养出神奇力量。
功成之后,接到金书圣旨,轻松步入仙宫。

注释

二气:阴阳两种基本能量。
三宫:中国古代星象学中的三个重要区域。
无穷:没有尽头,永恒不断。
神水:象征着灵性或神秘的液体。
铅汞:道教炼丹中常用的元素,代表精气神。
戊己:五行中的土,象征中庸和平衡。
阴虎阳龙:比喻修炼中的阴阳调和。
金光:象征光明和成就。
推测:推断,理解。
秋风:比喻世事无常,转瞬即逝。
三田:人体内的三个能量中心。
瑶宫:仙境,指修行者向往的极乐世界。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何锄翁所作,名为《满庭芳》。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道家内丹修炼理念和精湛的文学功底。

开篇“二气旋还,三宫升降,往来于是无穷。”这里的“二气”指的是阴阳两种根本之气,而“三宫”则是指人的三个主要丹田,即下丹田(肚腹部)、中丹田(心口部)和上丹田(脑后部或顶门)。升降往来,意味着修炼过程中的气的运行循环,是内丹修炼的一个重要环节。

“透关神水,铅汞过三峰。”这句表达了通过修炼使得真气流通全身,达到更高层次的修为。这里的“神水”指的是修炼中所产生的灵性之物,即纯净的心性和精气;“透关”则是将这种清净无染的真气通过人体的各个关键点(即“关”);而“铅汞过三峰”,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精气,使其达到更高层次。

接下来的“返复周流八脉,戊己炼、阴虎阳龙。”是对内丹修炼过程中真气在人体经络(即“八脉”)中的运行和变化的描述。其中,“戊己炼”指的是通过特定的时辰和方法来进行精气的提炼;而“阴虎阳龙”,则是借用道教内丹修炼中常用的象征,表达了阴阳两种气在体内相互作用和转换的过程。

“凝情处,金光朗朗,身外见形容。”这几句表现的是修炼者在达到某种境界时所感受到的心灵状态。这里,“凝情”意味着心神专注不散;而“金光朗朗”,则是指内心的明觉和纯净,如同黄金一般灿烂。

“灵光,真造化,天机深远,推测难通。”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家修炼之道的敬畏与赞美。其中,“灵光”指的是通过修炼所获得的心灵之光,即明觉和智慧;“真造化”,则是指内丹修炼中追求的真实转化,即通过修炼达到的生命境界的提升;而“天机深远,推测难通”则是对道家宇宙观的表述,意味着天地间的运行规律非常深奥,不易被凡人所理解。

最后,“算利名酒色,恰似秋风。”这句通过比喻,将世俗的追求财富、声誉和物质享受等,形象地比作“秋风”,揭示了这些东西如同季节更迭般容易消逝。

“大道玄炉进火,三田内养出神功。”这里,“大道”指的是修炼的最高境界,即道;“玄炉进火”则是对内丹修炼过程中真火(即生命之火)的点燃和推动;而“三田内养出神功”,则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内在的修炼达到神仙境界。

结尾,“功成后,金书来诏,平步赴瑶宫。”这几句描绘了修炼成功后的景象。其中,“功成”意味着修炼达到了最高层次;“金书来诏”,则是指在修为成功后,上天会有神秘的旨意降临于修炼者,证实其修为的成就;而“平步赴瑶宫”,则是形象地表达了修炼者在达到此境界后,可以平稳无忧地前往仙境,即瑶宫。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内丹修炼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家哲学和修为理念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

收录诗词(1)

何锄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绵袄绝句

范叔绵袍暖一身,大裘只盖洛阳人。

九州四海黄绵袄,谁似天公赐予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观李伯时题阎立本西域图

穷荒未信子年欺,自笑山林老一枝。

海上尝思龟壳卷,天涯欲化鸟工窥。

丹青阎令如曾到,风俗张骞旧独知。

公喜著书尤博雅,山经暇日补残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韩子苍游赤壁

儿时宗伯寄吾州,讽诵高文至白头。

二赋人间真吐凤,五年溪上不惊鸥。

蟹尝见水人犹怒,鹘有危巢孰敢留。

珍重使君寻故迹,西风怅望古城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诗一首

长安古碑用乐石,虿尾银钩擅精密。

缺讹横道已足哀,况复镌裁代砖甓。

有如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衣吁可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