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

跨竹当真骏马乘,儿时稚气望超腾。

而今髀肉频生叹,云路驰驱感未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竹马》由清代诗人张维垣所作,通过对比儿时与成年后对“竹马”的不同感受,表达了时光流转、人生境遇变化的感慨。

首句“跨竹当真骏马乘”,描绘了儿时骑竹马的情景,仿佛真的驾驭着骏马疾驰,充满了童年的欢愉和想象的自由。次句“儿时稚气望超腾”,进一步点明了这种行为背后蕴含的纯真愿望——渴望超越自我,追求成长与进步。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第三句“而今髀肉频生叹”,诗人感叹于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是大腿肌肉的生长,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成长的必然。这不仅是生理上的变化,也暗含着对过去那份简单快乐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一句“云路驰驱感未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尽管他曾经渴望像儿时那样自由驰骋,但如今却感到难以实现,或许是指在追求更高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限制或挑战。这句话既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普遍人生困境的一种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竹马”为载体,巧妙地将个人成长历程中的情感体验与哲理思考融合在一起,既有对童年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3)

张维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秀才后,赴苗栗头份教书;同治十年(1871)取中辛未科进士,派任浙江省遂昌县知县,后又调任北京,任考试官,钦加同知衔。辞官回台后仍居苗栗头份,光绪十二年(1886),于当地策划创建义民庙。光绪十八年(1892)卒,享寿六十六。生平作品留存不多,今依《先生閒吟诗遗稿》编校

  • 字:禄兴
  • 号:星枢
  • 籍贯:清屏东长治
  • 生卒年:1827~1892

相关古诗词

仙人掌

柏梁台上指纹明,高立仙人一掌擎。

汉武痴心犹未足,饮来不见寿长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赋得壮夫不为小技得为字

壮夫自有雄心在,小技区区怎肯为。

高祖提将三尺剑,班超投去一毛锥。

藩篱斥鴳真堪陋,篆刻雕虫不足奇。

他日侯封伸大志,定应功业冠当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赋得荷净纳凉时得凉字(其一)

何地幽清可纳凉,幽清无过绿荷塘。

微风拂袖秋先到,更有熏人一味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赋得荷净纳凉时得凉字(其二)

荷花为壁水为乡,人坐其间不断香。

屏却尘氛消却暑,无风也觉自生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