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棹歌(其三十二)

踠地垂杨絮未飘,兰舟上巳祓除遥。

射襄城北南风起,直到吴江第四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色和传统活动。"踠地垂杨絮未飘"写出了早春时节,柳絮还未飘扬,地面的柳条显得柔软弯曲;"兰舟上巳祓除遥"则暗示了农历三月上巳节,人们乘着装饰有兰花的舟船,远处进行祛除不祥的仪式。"射襄城北南风起"可能是在举行射箭活动,而"直到吴江第四桥"则展示了活动的范围,从襄城北延伸至吴江的第四座桥,画面生动,富有动态感。

整体来看,朱彝尊在这首《鸳鸯湖棹歌》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在春季上巳节的民俗风情,以及人们在自然中的欢愉与互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收录诗词(300)

朱彝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字:锡鬯
  • 号:竹垞
  •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生卒年:1629~1709

相关古诗词

鸳鸯湖棹歌(其三十三)

宣公桥南画鼓挝,酒船风幔拄鸦叉。

碧山银碗劝郎醉,棹入南湖秋月斜。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鸳鸯湖棹歌(其三十四)

木犀花落捣成泥,霜后新橙配作齑。

犹恐夜深妨酒渴,教添玉乳御儿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鸳鸯湖棹歌(其三十五)

画眉墨是沈圭丸,水滴蟾蜍砚未干。

休恨图经山色少,与郎终日远峰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鸳鸯湖棹歌(其三十六)

三姑庙南豆叶黄,马王塘北稻花香。

秋衣薄处宜思妾,春酒熟时须饷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