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岳祠

南来一剑住三山,分得平生风月欢。

虽宰旌阳应施药,本求勾漏为脩丹。

蒙庄且慕漆园禄,李老尝为柱下官。

我视荣华真惯见,何如早炼碧琅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白玉蟾所作,名为《题岳祠》。从诗中可以看出,白玉蟾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山水的深切感悟。

“南来一剑住三山”一句,运用了道家的隐喻,将精神修养比作剑气,意指作者的心志如同利剑一般,能够驻守在三山之巅,即身心寄托于高远之处,超然物外。"分得平生风月欢"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感受和喜悦,将一生的快乐与大自然的风和月相结合,体现了一种生命与宇宙和谐统一的境界。

“虽宰旌阳应施药,本求勾漏为脩丹”两句,诗人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对道家修炼之术的追求。"宰旌阳"指的是太阳,即生命力的象征;"施药"则是治愈身心之意;"勾漏"和"脩丹"都是道家修炼术语,分别代表了吸纳天地精华和炼制仙丹的过程。诗人通过这些比喻,表达了对生命永恒和精神超越的渴望。

“蒙庄且慕漆园禄,李老尝为柱下官”两句,"蒙庄"指的是道家思想中的清静无为,"漆园禄"则是隐逸生活的象征;"李老"通常指的是道教仙人李耳(老子),"柱下官"则是隐居之意。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淡泊明志、超脱红尘的向往。

“我视荣华真惯见,何如早炼碧琅玕”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荣华富贵的看破和超然,以及对于早日修炼成仙、得道的渴望。"碧琅玕"是一种美玉的名称,在这里象征着纯洁和高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于生命永恒和精神自由的深刻向往。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题瓮斋

万轴牙签聚碧芸,数间茅屋锁闲云。

莺吟芍药一歌女,蚁绕菖蒲万水军。

香穗横窗盘瘦影,茗花浮枕斗清芬。

琴心三叠昼眠觉,熟读数篇韩柳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题金粟洞

白云乱山深复深,洞口枯树鸣幽禽。

玉雪影梅春寂寞,琅风韵竹夜萧森。

海流城外青罗带,岩耸天边碧玉簪。

忆著仙人郑文叔,泪随夕照落平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南海祠

何处人间得五羊,海城鼓角咽昏黄。

无心燕子观秦越,有口檐铃说汉唐。

九十日秋多雨水,一千年史几兴亡。

圣朝昌盛鲸波息,万国迎琛舶卸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钟

闻道琳宫欲范钟,上皇敕赐万斤铜。

一模脱出等闲事,千古要知陶铸功。

敲得星飞惊落月,撞教云破响呼风。

于今欲为吾皇寿,笑指琼楼贴碧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