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仙.题吷盦丈藏郑叔问年丈手书此册

无边烟水。恁消取词流,多少佳致。

回枻濯沧浪,缅三高、天随近似。

骚兰遗恨,忍更会、托根无地。何意。

问义熙、几换尘世。

年时听枫载酒,占林亭、停云旧里。

泪掬西州,漫掷风流谁继。玉笥悽铭,马塍哀吹。

恍移宫徵。人海底。摩挲鬓影孤寄。

形式:

鉴赏

这首《石湖仙·题吷盦丈藏郑叔问年丈手书此册》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陈方恪所作。诗人以烟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词人情怀的画面,感叹词人的才情在无尽的烟波中显得如此消散,流露出对郑叔问年丈才华的赞赏和对其境遇的惋惜。

"无边烟水"四字,形象地展现出词人内心的迷茫与辽阔,暗示了词人对郑叔问年丈才华如烟波般难以捉摸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及"三高"和"天随",暗指郑叔问年丈的高尚品格和超脱的人生态度,与屈原的《离骚》和陆游的"天随子"相映成趣。

"骚兰遗恨,忍更会、托根无地"表达了对郑叔问年丈才华不得施展、无人赏识的遗憾,以及对他在乱世中孤独处境的同情。"问义熙、几换尘世"则揭示了时光流转,世事变迁,令人感叹。

下片转而回忆往昔,提到枫叶、林亭和停云旧地,寄托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后继者的期待。"泪掬西州"一句,表达了对故去的哀思,"马塍哀吹"则进一步渲染悲凉气氛。最后,诗人以"恍移宫徵"形容心境的转变,如同音乐旋律的转换,而"人海底"则象征着词人深沉的哀思和对郑叔问年丈的深深怀念,"摩挲鬓影孤寄"则以自我形象的苍老,表达对逝者无尽的追思。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烟水、词流、枫林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对郑叔问年丈才情与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63)

陈方恪(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汉宫春.为吴湖帆题仇实甫绘长门赋图卷

金屋妆成,甚阿娇生小,争解闲愁。

多情故教易怨,无那绸缪。

铜铺夜永,感微凉、团扇先秋。

兰烬暗、车音坠梦,几番流水宫沟。

漫道琼华遗恨,指同心深院,浑算恩稠。

鸳机断纹未抵,縏帨雕锼。

蛾眉自昔,赚才人、一例离忧。

还妙寄、蒲亭清翰,砑光粉熠银钩。

形式:

渡江云.吴淞江滨邓氏草堂题壁

残霞明远烧,海天暮合,去浪涌轻沤。

废堤循故垒,细路平沙,矮屋隐林邱。

寒潮自落,傍岸簇、渔火初收。

清露滴,野田风起,门外柳飕飕。牵愁。

游春鞭镫,贳酒旗亭,恁江南客久。

应遍识、辞巢零燕,泛水閒鸥。

相看剩有当时月,又几回、迟我淹留。

欹翠袖,谁家玉笛高楼。

形式:

菩萨蛮.和子栗黄陵夜泊

苍岩藓壁凝阴铁。烟萝缥缈愁猿绝。皓月迥孤征。

江流石有声。丛篁湘泪浥。滩转哀湍急。

客枕倚中宵。明朝双鬓凋。

形式:

石州慢.题林子有讱庵填词图卷

紫陌呼鸾,萧寺听莺,年华如瞥。

江山清感无多,付与殿春啼鴃。

京尘未浣,检点欢唾离痕,酒阑歌断琼壶缺。

一舸伴夷犹,有津头凉月。愁绝。

灵和稚柳,阆苑憨桃,目成都别。

楚雨初收,为问云香何叶。

芳兰渐晚,怎知投老心期,红牙漫谱阳关叠。

几度对良辰,底不成抛撇。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