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慕四首(其三)

夷齐百世师,中天立人纪。

王室叹陵夷,此身甘鼎沸。

侃侃叩马词,英风动天地。

伏节饿首阳,嵩华今并峙。

商周已寥寥,往事光青史。

谁为卖国雄,掀颜从风靡。

历朝有董狐,荣华安足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伯夷和叔齐两位古代贤士的颂扬,表达了对高尚道德和坚定节操的向往与推崇。诗中提到“夷齐百世师”,赞扬了他们作为道德楷模的影响跨越千年,如同立在人间的丰碑。接着,诗人感叹王室衰微,而伯夷叔齐却甘愿忍受苦难,坚守节操,甚至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这种英勇的行为感动天地。

“伏节饿首阳”一句,进一步描绘了伯夷叔齐在首阳山的隐居生活,他们坚守节操,不为权势所动,这种精神令人敬仰。诗中将首阳山与嵩华并提,寓意着他们的节操如同山岳般崇高,永垂不朽。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比商周时期的辉煌与后世的衰落,强调了历史的变迁,但那些忠贞不渝、坚守道义的故事依然闪耀在青史上,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诗人还借“谁为卖国雄,掀颜从风靡”之句,批评了那些背叛国家、追求个人荣华的人,指出真正的荣华并非建立在背叛与谄媚之上,而是坚守正义与节操的结果。

最后,“历朝有董狐,荣华安足倚”一句,以董狐为例,董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史官,以其公正无私著称,诗中借此表达对公正历史记录者的尊敬,同时也暗示了在任何时代,坚守正直、公正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赞美古代贤士的高尚品德,批判了那些违背道义的行为,强调了坚守节操、公正无私的价值观,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正义的追求。

收录诗词(390)

庞尚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有所慕四首(其四)

曾参本廉士,仲由非侠客。

仁义有馀荣,何必大夫箦。

临难当捐躯,裹尸任马革。

死生得丧间,蜉蝣视朝夕。

千金任去来,挥掷何须惜。

蒙袂苟生全,万死何足责。

反身竟谁从,床头有周易。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泛溪纪游

共有江山癖,逍遥且浪游。

秋深正摇落,万树风飕飕。

一扫黄雾尽,须臾紫气浮。

金轮出东海,移上碧天头。

清光彻林莽,仰见草木稠。

溪毛正堪采,蘋藻尽加羞。

搴篷广舒眺,万象皆凝眸。

俯吸长江水,欲涉昆崙丘。

观者争拥路,李郭同仙舟。

孤村藏曲水,中有百花洲。

园池开别墅,菊圃枕芳畴。

停桡频命酌,抚景意绸缪。

鱼龙排逆浪,鹰隼击高秋。

此生常扰扰,劳瘁何时休。

达人能自遣,泛水架飞楼。

掣身谢尘鞅,耻为名利谋。

皂帽迎风落,渔樵共歌讴。

遭逢唐虞世,恩波遍海陬。

感君结高义,难将白璧酬。

朱颜岂长在,明珠惜暗投。

盘桓有馀乐,身外吾何求。

白云长聚散,千古空悠悠。

蓬莱隔万里,道路嗟阻修。

岁月不待人,倚天任去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自检二首(其一)

长虹贯白日,当世竞猜疑。

人情良难测,天道不可知。浮生能几时。

扰扰欲何为。高名盖四海,百毁终随之。

万缘须尽扫,长笑海天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自检二首(其二)

白日暗催人,朱颜不常好。

奕世带貂蝉,金章同枯槁。

人生如飘风,来暮去常早。

莫坐利名关,役役如庸保。

尘劫尽销沉,青山长不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