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晨起即事寄场中往还

昨日离尘里,今朝懒已成。

岂能为久隐,更欲泥浮名。

虚牖晨光白,幽园晓气清。

戴沙寻水去,披雾入林行。

叠叶孤禽在,初阳半树明。

桑麻新雨润,芦荻古波声。

易向田家熟,元于世路生。

病多三径塞,吟苦四邻惊。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昨天我还身处尘世之中,今天却已懒散无为。
怎能长久地隐藏,反而追求那些虚浮的名声。
清晨的窗户透进明亮的白光,寂静的园林弥漫着清新的早晨气息。
我踏着沙土寻找水源,穿过雾霭步入树林。
层层叠叠的树叶间,孤独的鸟儿在鸣叫,初升的阳光照亮半树梢。
刚下过雨的桑麻田地湿润,古老的芦苇丛中传来波涛声。
田园生活让我感到熟悉和亲近,而世俗之路却让我感到陌生和艰难。
疾病缠身,小径几乎被阻,吟诵诗歌的声音让邻居都为之惊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疾病中醒来后的心境和所见。开篇"昨日离尘里,今朝懒已成"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脱离,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怠惰。紧接着"岂能为久隐,更欲泥浮名"显示了诗人对于长久隐居的渴望,同时也表现出对名利的淡然。

"虚牖晨光白,幽园晓气清"是对早晨自然景观的描绘,虚牖指的是窗棂间透进来的晨光,幽园则是深邃静谧的庭院,这里通过诗人细腻的笔触传达了宁静和清新的氛围。"戴沙寻水去,披雾入林行"中的"戴沙"可能指的是头戴草笠,而不是真的戴着沙子,表明诗人外出时的装束和他与自然的亲近。

"叠叶孤禽在,初阳半树明"则描绘了树木间鸟儿栖息的情景,以及初升的太阳照射下的一半树影,这里体现了秋季的氛围。接着"桑麻新雨润,芦荻古波声"写出了雨后的桑麻植物湿润生长的声音,而芦荻间则回响着水波的古老声音。

诗人通过"易向田家熟,元于世路生"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亲近和对尘世生涯的接受。然而随后"病多三径塞,吟苦四邻惊"则转折到诗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病痛使得他难以外出,而他的哀怨之声也让周围的人感到惊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以及对个人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疾病中的内心独白。这种将内心世界与外界自然融为一体的表达手法,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种艺术特色。

收录诗词(140)

刘得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监试莲花峰

太华万馀重,岧峣只此峰。

当秋倚寥泬,入望似芙蓉。

翠拔千寻直,青危一朵秾。

气分毛女秀,灵有羽人踪。

倒影侵官路,流香激庙松。

尘埃终不及,车马自憧憧。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莺出谷

东风潜启物,动息意皆新。

此鸟从幽谷,依林报早春。

出寒虽未及,振羽渐能频。

稍类冲天鹤,多随折桂人。

尊前喧有语,花里昼藏身。

若向秾华处,馀禽不见亲。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宿普济寺

京寺数何穷,清幽此不同。

曲江临阁北,御苑自墙东。

广陌车音急,危楼夕景通。

乱峰沈暝野,毒暑过秋空。

幡扬虚无里,星生杳霭中。

月光笼月殿,莲气入莲宫。

缀草凉天露,吹人古木风。

饮茶除假寐,闻磬释尘蒙。

童子眠苔净,高僧话漏终。

待鸣晓钟后,万井复朣胧。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

帝里馀新第,朱门面碧岑。

曙堂增爽气,乔木动清阴。

直去亲瑶陛,朝回在竹林。

风流才子调,好尚古人心。

薜荔遮窗暗,莓苔近井深。

礼无青草隔,诗共白衣吟。

轩静留孤鹤,庭虚到远砧。

掩关裁凤诏,开镜理琼簪。

种植今如此,尘埃永不侵。

云奔投刺者,日日待为霖。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