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叔夜坐鼓琴二首(其二)

知音古亦少,况乃今人乎。

至和动殊类,此则今世无。

舜韶舞百兽,事可观于书。

但非耳目接,便自疑其虚。

谁谓今之人,反不如兽欤。

大音盖希声,聋俗或万殊。

中孚有不化,嗟嗟乎豚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名为《和永叔夜坐鼓琴二首(其二)》。诗中探讨了知音难遇的主题,并以音乐与自然、人类行为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当今社会道德与理解力的反思。

首句“知音古亦少,况乃今人乎”开篇即点明知音稀少这一主题,接着“至和动殊类,此则今世无”进一步阐述,认为和谐与不同事物之间的互动在当今社会已难以寻觅。接下来,“舜韶舞百兽,事可观于书”通过引用古代传说中的故事,即舜帝用音乐感化百兽,来强调音乐与和谐的力量。然而,“但非耳目接,便自疑其虚”指出,由于缺乏直接体验,人们往往怀疑这些故事的真实性。

随后,“谁谓今之人,反不如兽欤”提出疑问,质疑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是否连动物都不如,暗示了当前社会道德与理解力的缺失。最后,“大音盖希声,聋俗或万殊”表达了对真正伟大音乐(象征着高尚思想与深刻情感)的渴望,同时也讽刺了世俗的无知与多样。而“中孚有不化,嗟嗟乎豚鱼”则以豚鱼比喻,强调即使是最简单的生命体,也能够感知到真正的和谐与美好,而人类却难以做到这一点。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音乐与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行为与能力,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知音难遇、道德滑坡以及人类自我认知的忧虑与反思。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苦寒行

驱马涉长碛,千里径无草。

天寒日光淡,积雪常杲杲。

劲风裂肌肤,狐貉甚鲁缟。

况我被甲铠,寝迟起常早。

崔嵬陟高山,日落尚远道。

人生各有命,岂惮事遐讨。

饮冰伤心骨,重研如巨枣。

义深自最励,身贱宁要好。

亲戚何可逢,功名未自保。

少年慕壮健,我独贵疏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送霍邱谢寺丞

吾闻欧公客,必皆当世贤。

众中一见子,始信斯言然。

綵衣得意归,笑语春风前。

轻赍尚方履,去影袅翩翩。

百里不足仕,桂枝淹华年。

故须多种秫,烂醉挥鸣弦。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答黄寺丞濠梁杂咏

闭门委馀事,久矣卧幽寂。

忽枉临濠篇,如逮问鱼客。

山川尽写仿,人物多在昔。

形倨游自远,善行固无迹。

吁嗟相知晚,起予遽多益。

乃悟文字工,足兼造化力。

荧煌淮夷珠,磊落荆山璧。

他人竭泽求,吾子希世得。

禽微戒轻弹,路暗慎虚掷。

如何忽在此,咏叹生感激。

形式: 古风

黄寺丞九月十三日见寄

兹年见二毛,秋至独多悲。

况乃霜露繁,悟彼岁月驰。

衡门静无辙,幽径荒不治。

眷眷武夷翁,倾盖成旧知。

每枉林下步,笑言辄移时。

目击良已久,凤歌复见诒。

谅君徜徉意,当以振其衰。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