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本兵苏舜泽公(其八)

会猎常过高阙道,烧荒独上单于台。

王庭已徙逾南幕,精细健儿刺探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边疆的军事活动与地理特征,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战争的紧张氛围。诗人通过“会猎”、“高阙道”、“烧荒”、“单于台”等词汇,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边防场景,展现了古代边疆的军事生活和地理环境。

“会猎常过高阙道”,意味着军队在进行大规模狩猎时,经常要穿越险峻的山道,暗示了军事行动的艰难与危险。同时,“高阙道”也象征着边疆的险要地形,增加了军事行动的挑战性。

“烧荒独上单于台”,则描述了军队在进行军事演练或准备时,独自登上单于台进行训练的情景。单于台可能是指古代北方民族的祭坛或瞭望台,这里用以象征军事指挥中心或战略高地,强调了军队对边防的重视和准备的充分。

“王庭已徙逾南幕”,说明王庭(即君主的居所)已经迁移到了南方边界,暗示了边疆局势的变化,以及朝廷对边防的调整和重视。这句诗反映了古代边疆防御体系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精细健儿刺探来”,则表达了对勇敢士兵的赞美,他们通过精细的侦察工作,为军队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这不仅体现了士兵的英勇和智慧,也反映了古代军事策略中情报收集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历史背景的融入,展现了古代边疆军事生活的壮阔与复杂,以及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刻关注。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本兵苏舜泽公(其九)

飞狐隁塞游兵撤,倒马重关壁户开。

谁道山东惟出相,如公文武是全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寄本兵苏舜泽公(其十)

小丑厄年当北遁,皇朝今日合中兴。

凌烟阁上功臣数,敕与画工特地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寄翁司马夺情总制易州十首(其一)

汉室筑坛求大将,人人自诧得兵权。

庙谋知用诗书帅,徵玺直教到海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寄翁司马夺情总制易州十首(其二)

圣主宵衣念北陲,微臣敢复顾亲为。

登车慷慨双行泪,一为公家一为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