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歌

贤隐寺傍之古松,奇绝可比徂徕峰。

问之故老迷岁月,但见皮肉屈疆苔藓裂。

高枝上掣玄冥风,回柯反扫阴崖雪。

藤翻蔓卷空林黑,集霰流烟岂终极。

斧斤相顾畏盘错,梁栋谁来誇正直。

昔予山游驻车马,行吟屡憩兹松下。

松根老僧为开径,野色岩姿坐生暝。

叶暗秋灯梵殿深,花香晚饭斋厨静。

一年幽忧不到此,宁知摧折空山里。

龙盘虎拿终有神,白骨苍鳞半枯死。

沧波古岸霜气夕,硉矹犹看数千尺。

石上连朝走云雨,山中十月飞霹雳。

千灵百怪相护诃,过客居人尽怜惜。

君不见泰山五大夫,零落今看在何处。

沧海空流使者槎,悲风暮起将军树。

呜呼人生富贵竟何益,松乎松乎,吾当为尔诛茆傍青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古松歌》描绘了一棵位于贤隐寺旁的古松,其形态奇特,仿佛徂徕峰一般雄伟壮观。古松历经岁月沧桑,皮肉扭曲,苔藓覆盖,枝干坚韧,能抵挡风雨冰雪。诗人通过描绘松树的环境和自身经历,表达了对古松顽强生命力的敬仰,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松树周围的老僧为其开辟道路,松下环境宁静,秋夜梵音与饭香交织,诗人在此地得以暂时忘却忧愁。然而,尽管松树曾受人尊崇,如五大夫般显赫,如今却零落不堪,令人惋惜。诗人感叹人生荣华富贵的短暂,决定在松旁筑屋,以表达对松树的敬意和保护之意。

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古松的形象,寓言式地探讨了生命、时间与命运的主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哲思。

收录诗词(1611)

何景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号:白坡
  • 籍贯:又号大复山
  • 生卒年:1483~1521

相关古诗词

陇右行送徐少参

陇右地,长安西行一千里。

秦日长城号塞垣,汉时故郡称天水。

圣朝扫荡无烽烟,射猎之地为桑田。

熟羌卖马常入塞,将军游骑不出边。

知君风采古遗爱,扬策传符度关内。

父老三秦望节来,犬戎诸夷遮马拜。

开藩分道镇边尘,居守巡行历几春。

熊轼朱幡今岳伯,豸冠白笔旧台臣。

瓦亭之西半山谷,土室阴阴连板屋。

落月孤城清渭源,寒云古碛黄河曲。

十年此地曾游歌,别来风物今如何。

竹花秋临鸟鼠穴,杨叶夕渡鱼龙波。

回看万里风云色,少小趋庭泪沾臆。

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坂高无极。

形式: 古风

游西峰示四子

今我不乐游西峰,喜有四子来相从。

日长古寺风景静,蜀葵始青榴始红。

彭生旧时同游者,每遇游山先跨马。

徐生爱山欲留宿,朝见青山独开目。

自云邑城尽原野,颇恨无家傍林谷。

陈阮二牛皆少年,陈生家亦近此山。

阮生志不在山水,骑马欲行乃复还。

吁嗟汝辈各努力,此身会见生羽翼。

乘风高举或远游,安得久为山人留。

他时倘愿骑黄鹄,随我江边伴白鸥。

形式: 古风

甄邦治行乐图

黄金虽有馀,不如常乘下泽车。

紫绶结腰下,不如常骑款段马。

人生富贵皆有忧,岂必只愿封公侯。

君今出有骏马更轻裘,及此壮年当出游。

西飞日月如东流,君不见,马少游。

形式: 古风

长安大道行

长安大道如弦直,车马相逢不相识。

金鞭玉毂共争先,日日红尘大道边。

七贵门前罗将相,五侯座上列神仙。

五侯七贵同杯酒,万骑于夫尽奔走。

一言得意贱可贵,百计奉身无亦有。

杯酒经过日共游,比权并势暗相谋。

才见黄金结兄弟,忽看白刃起仇雠。

薰天灼地期长久,覆雨翻云亦随手。

富贵谁言福作门,骄奢终与祸为邻。

瑶台歌舞新更主,金谷池亭别与人。

豪宾贵客如风霰,鞍马当时倏雷电。

得饱空闻鞲上鹰,附炎不见梁间燕。

寻常只道太山安,顷刻宁知沧海变。

秋来春去互推迁,物理相寻是等闲。

岂知盛满衰仍至,岂识忧从乐极还。

独怪梁生何感慨,拂袖长歌辞汉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