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吟

日往月来,终则有始。半行天上,半下地底。

照临之间,不忧则喜。予何人哉,欢喜不已。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欢喜吟》,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然循环和人生哲理。"日往月来,终则有始"描绘了时光流转,昼夜更替,暗示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半行天上,半下地底"形象地描述了日月运行轨迹,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平衡与和谐。"照临之间,不忧则喜"传达出在光明照耀下,人们在平静中感受到喜悦的心情。最后两句"予何人哉,欢喜不已"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与心境合一的欢喜之情,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与欣喜。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日常景象,传达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自作真赞

松桂操行,莺花文才。江山气度,风月情怀。

借尔面貌,假尔形骸。弄九馀暇,闲往闲来。

形式:

自适吟

郏鄏城中,凤凰楼下;风月庭除,莺花台榭。

时和岁丰,闲行静坐;朋好身安,清吟雅话。

形式: 四言诗

观物吟

一气才分,两仪已备。圆者为天,方者为地。

变化生成,动植类起。人在其间,最灵最贵。

形式: 四言诗

观物吟

画工状物,经月经年。轩鉴照物,立写于前。

鉴之为明,犹或未精。工出人手,平与不平。

天下之平,莫若于水。止能照表,不能照里。

表里洞照,其唯圣人。察言观行,罔或不真。

尽物之性,去己之情。有德之人,而必有言。

能言之人,未必能行。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