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九日偕青霞老人庞少举游罗浮

罗浮秋色隐晴空,拄杖能追负局翁。

雏凤羽毛连碧汉,老龙鳞甲偃苍松。

邀来缑岭吹笙月,寒入参军落帽风。

黄菊紫萸聊共醉,更从何处觅仙踪。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罗浮山的秋日之行,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首句“罗浮秋色隐晴空”,以“隐”字巧妙地描绘出秋日阳光下罗浮山的朦胧美,仿佛秋色藏匿于晴朗的天空之中。接着,“拄杖能追负局翁”一句,通过使用“追”字,生动地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探索山林的情景,仿佛他们正追随一位山中老者,共同体验着山林的乐趣。

“雏凤羽毛连碧汉,老龙鳞甲偃苍松”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中的小动物比作雏凤,其羽毛与蓝天相连,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将古老的龙比作偃卧在苍松之上的老龙,既体现了山林的古老与神秘,也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传承。

“邀来缑岭吹笙月,寒入参军落帽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缑岭吹笙月,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月光下的缑岭,是音乐与自然和谐共融之地;而“寒入参军落帽风”则通过描述寒冷的风吹落参军的帽子,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不失豪迈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

最后,“黄菊紫萸聊共醉,更从何处觅仙踪”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黄菊与紫萸之间共享美酒,享受自然之乐的情景。同时,也流露出对仙踪的追寻,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的画卷,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在罗浮山秋日之行中的愉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18)

陈吾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羊别叶男兆

客里逢君属岁残,谁能华发共弹冠。

白鸥海上呼群急,黄鹄天边并翼难。

雪夜他年南浦梦,河梁今夕北风寒。

柳条遏臈那堪折,独有梅花可赠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椿庭遗翰卷为陆宪副赋

柱史传家邺下才,阳春一曲自何来。

忽惊手泽星霜改,长拟心神箧笥开。

紫气峥嵘看斗极,银光浮动走风雷。

士衡故有思亲赋,不寄南云亦自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马用德广文之任桂林便道省觐

桂水浮空彩鹢归,传经人似马融稀。

盈门桃李经年植,得雨蛟龙傍汉飞。

故国移官还绛帐,北堂归梦自斑衣。

毡寒莫厌夷城卧,会有徵书下紫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萧以宁宪副观察蜀中

霜节西征白日寒,送君先著惠文冠。

邺人终识河渠使,蜀地今还陆海看。

三峡星辰连楚甸,五云东北是长安。

登朝早晚书应寄,莫道衡阳雁到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