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二首(其一)

小小邯郸宫,春春崇台柳。

常忧恩宠疏,不如民间妇。

谁知辞玉阶,朱颜镜中丑。

舞衣叠空厢,日夕从箕帚。

中夜起长吁,捧心增愧忸。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曾是邯郸宫中的才人,后嫁为厮养卒妇的命运转变。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女子从宫廷贵妇到民间妇人的身份落差,以及她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小小邯郸宫,春春崇台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宫中春意盎然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女子曾经的荣华与美好。接下来,“常忧恩宠疏,不如民间妇”表达了她对失去宫廷恩宠的忧虑,以及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谁知辞玉阶,朱颜镜中丑”一句,揭示了女子离开宫廷后的外貌变化,以及内心深处的自我认知。她或许曾因美貌而骄傲,但现实的落差让她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衰老与平凡。

“舞衣叠空厢,日夕从箕帚”描述了女子婚后的生活状态,从曾经的歌舞升平到如今的日常劳作,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改变,更是精神世界的巨大落差。

最后,“中夜起长吁,捧心增愧忸”表达了女子深夜难以入眠时的痛苦与自责。她可能在反思自己的命运,为何会从高处跌落至低谷,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悔恨。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深刻地反映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常。它不仅是一首关于女性命运的哀歌,也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一种隐晦批评。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二首(其二)

自从金屋贮,自言独恩幸。

衾裯尚兴嗟,歌舞还羞骋。

扬蛾绝三千,不顾长门冷。

谁信中道迁,骄妒难久永。

裳衣呼驾予,流落操臼井。

日向耕织谋,何处风流整。

转喉孰怜音,临妆独矜影。

声容坐没销,宠贵两无逞。

抚此丑陋姿,憔悴方自省。

流泪向终宵,魂梦飞金屏。

始念君王恩,贱妾诚徼倖。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梗]韵

春闺八首(其二)

晨起幽香送,晓风谢落梅。

羞与愁人对,寂寂向青苔。

好留明春色,含意待君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春闺八首(其三)

流莺花下啭,罗帏始春声。

妾痴从莺语,莺娇向妾鸣。

莫待春光老,为侬啼玉京。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春闺八首(其四)

晴日寒烟敛,霜轻华露滋。

池塘伤心碧,春来芳色垂。

妾身不如草,君去玉颜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