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芳树千株发,摇荡三阳时。
气软来风易,枝繁度鸟迟。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
欲寄边城客,路远谁能持。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树木繁花盛开的景象,以及夏日树叶茂密遮蔽阳光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四季更迭中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
首句“芳树千株发,摇荡三阳时”,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千株树木在春日的阳光下绽放出芬芳的花朵,随风轻轻摇曳。这里运用了“三阳”这一古代表示春季的词汇,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温暖。
接着,“气软来风易,枝繁度鸟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节的景象。春风轻柔,易于吹拂,树枝繁茂,使得飞鸟穿越时显得缓慢。这两句通过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季节转换中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则将画面推向高潮。春天到来时,花朵如同锦绣般绚烂,而随着夏天临近,树叶密布,仿佛形成了一道绿色的帷幕。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最后,“欲寄边城客,路远讵能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虽然心中满溢着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但面对遥远的距离,这份情感却难以传递。这句诗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也是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与夏天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四季变换中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不详
山中多早梅,荆扉达曙开。
竹巾君自折,荷衣谁为裁。
行云无处所,人住在阳台。
前登灞陵道,还瞻渭水流。
城形类北斗,桥势似牵牛。
飞轩驾良驷,宝剑杂轻裘。
经过狭斜里,日暮与淹留。
出关登陇坂,回首望秦川。
绛水通西晋,机桥指北燕。
奔流下激石,古木上参天。
莺啼落春后,雁度在秋前。
平生屡此别,肠断自催年。
汉家一统轨,济济万国朝。
飞缨拂晓雾,轻辇逐晨飙。
槐衢映绿绂,日彩丽金貂。
此时参待诏,谁复想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