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林旭所作,名为《和友人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典故,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对美的追求。
首句“锦车使者归来晚”,描绘了一位使者在夜幕下驾车归来的场景,锦车象征着使者身份的尊贵与旅途的豪华,而“归来晚”则暗示了行程的漫长与艰辛。这一句为整首诗奠定了一个悠远而又略带悲凉的基调。
接着,“雾阁云窗又起家”一句,通过“雾阁云窗”这样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朦胧的氛围,仿佛是仙境般的居所,又暗示了主人公的归家之感。这里的“起家”不仅指物理上的回家,也暗含了精神上的回归与寄托。
“楚岫梦回洵美矣,汉宫望久讵非邪”两句,分别引用了楚地的山川之美与汉宫的辉煌,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同时,“洵美矣”与“讵非邪”的疑问语气,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的反思。
“君王自失河南地,颜色能骄西海花”两句,借用了历史事件,以“君王自失河南地”讽刺统治者的失策与无能,同时也反映了国家兴衰的无奈。而“颜色能骄西海花”则以女子的美貌比喻国家的繁荣,反衬出失去领土后的落寞与无力。
最后,“生不逢时尚倾国,也将续命托琵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在那个时代,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只能寄希望于音乐(琵琶)来延续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两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艺术力量的一种肯定。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反思,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