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阻雨过豁然阁次周廉彦韵(其三)

我本三生一散人,翩然小棹五湖春。

何从便结沧浪伴,缨上而今有宿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名为《吴江阻雨过豁然阁次周廉彦韵(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作为一位三生散人的形象,乘着小舟在五湖春色中自由飘荡,却因某种原因与沧浪之水结伴,而原本干净的衣带如今已沾染了尘埃。

首句“我本三生一散人”,以“三生”寓指前生、今生、来生,强调了诗人的超脱和不拘于世俗的身份。“翩然小棹五湖春”,则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乘舟游湖,享受春天美景的情景,充满了闲适与自在的气息。

接着,“何从便结沧浪伴”,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似乎在寻找一种心灵的归宿或伴侣。最后一句“缨上而今有宿尘”,则以“缨”象征身份或地位的标志,暗示诗人虽然追求自由与超脱,但现实中的尘世烦恼依然难以避免,使得原本纯净的心灵蒙上了世俗的痕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世俗之间关系的探索与反思,既有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也包含了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洞察。

收录诗词(316)

沈与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灯上人颐斋

道人小室要观身,兀坐蒲团莫欠伸。

纵有诸天来应供,灵龟纳息自为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江元寿题宁境寺湖光亭

客行终日厌区区,暂借晴光照坐隅。

水漾龙鳞浮窣堵,莼开雉尾供伊蒲。

欲随渔子飞双桨,似与仙翁在一壶。

目乱风埃知有几,肯来幽处濯缨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舟中闻元用遂魁天下士论归之辄成五十六字呈宏父车马至中都当举似也

翰林发策冠诸儒,再世重归汗血驹。

醉后挥毫凌月窟,梦中插翼上天衢。

半生怀抱吞馀子,一日声名振八区。

归去玉堂清夜直,也应怜我老江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吴门别曾宏父

招手湖山初识君,眼中已复见轮囷。

清言自是一时杰,豪气欲无千载人。

客路临分随梦远,老怀论旧觉情亲。

心期不免功名逼,傥记江南草树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