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徐成的《王良百一诗》系列中的第四十一首,名为“医候”。它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医生在诊断时观察病人面色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季节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欲知看口色”,开篇点明了医生在诊断疾病时,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颜色来获取关键信息。这反映了中医理论中重视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的特点。
“春季忌于青”,春季对应五行中的木,与肝相应。在春季,如果病人口色过于青,可能提示肝脏功能异常或存在某些疾病。这里的“忌”字,暗示了医生需要警惕这种面色变化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
“若似秋时候,医之必得宁”,秋季对应五行中的金,与肺相应。如果病人口色在秋季时呈现出类似秋天的特征,医生可以相对放心,因为这可能是正常的变化,而非疾病的征兆。这里的“宁”字,表达了医生在面对符合季节规律的面色时,内心会感到安心。
整首诗通过对比春、秋两季病人口色的不同表现,强调了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考虑季节因素的重要性。它不仅体现了中医诊断方法的独特性,也蕴含了自然与人体健康之间微妙而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