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缪焕章所作,名为《冉石云丈赐和旧作,仍步原韵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以“吟鞭”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漫长旅途中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接着,“怕听天涯杜宇声”一句,借用了杜宇啼血的典故,暗喻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感慨。
“人过中年怀远志,山探二酉早知名”,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的成熟与智慧,他虽已步入中年,但心中依然怀揣着远大志向,如同探寻知识的宝藏一般,早早地就对学问有了深刻的认识。这种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体现了诗人的精神风貌。
“每因月旦期良晤,敢向风胡诉不平”,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性格特点。他期待在每月初一(月旦)与朋友相聚,畅谈心事;同时,面对不公之事,他敢于直言,体现了他的正直与勇气。
最后,“从此高轩同抵掌,良宵莫问短长更”,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希望与朋友共度美好的时光,忘记时间的长短,享受相聚的乐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