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烟覆平林霜树红,群山中豁曲溪通。
园蔬已见连荒草,篱菊还应炫晚丛。
一蹇江山新句在,三秋风雨敝庐空。
倦游渐识闲居好,试拂尘衣倚碧桐。
这首清代诗人董樵的《还山至云门》描绘了一幅秋日归山的画面。首句“烟覆平林霜树红”以烟雾笼罩下的红叶林为背景,展现出秋日的萧瑟与斑斓。接着,“群山中豁曲溪通”描绘了山路蜿蜒,溪流曲折,山势开阔的景象。
“园蔬已见连荒草”写出了田园的荒芜,暗示了诗人归隐后的寂寥,而“篱菊还应炫晚丛”则以晚开的菊花点缀,增添了几分秋日的色彩和生机。诗人身处此景,不禁感慨“一蹇江山新句在”,表达了即使在艰难的旅途中,他仍能创作出新的诗句。
“三秋风雨敝庐空”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风雨交加,旧屋空荡,显示出诗人生活的简朴和心境的落寞。然而,这正是诗人逐渐认识到“倦游渐识闲居好”的时刻,他开始欣赏起这种宁静的闲适生活,准备“试拂尘衣倚碧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疲惫的游历中回归自然,体验到闲居之乐的心路历程,寓情于景,富有深意。
不详
五岳终难竟,蹉跎岂漫游。
家居如旅梦,春雨似深秋。
樽冷山云外,潮寒岛石头。
与君忘世故,正好此淹留。
海色当秋碧,潮声入午平。
一尊黄叶落,万里暮云生。
衰老思前事,豪华变世情。
溪山独不改,仍是旧逢迎。
策杖寻幽径转深,禅关春意问啼禽。
劳人山色偏多怨,留客溪声似有心。
扫石争题苔断壁,倾樽直待月穿林。
疏狂到处堪存迹,明日重来过北岑。
我生岂无涯,茫茫众人后。
达观恨不早,岁月若瓮漏。
晚年始爱道,水火自相姤。
所忧精力衰,大药终未就。
入山虽不深,已足谢尘垢。
竹扉日夜开,白云入襟袖。
时有道人来,金经亲授受。
读之苦不悟,沈思使人瘦。
一朝心为开,如月过岩窦。
妙理清可悦,谷神俨欲觏。
从兹剖昏瞀,长愿绝群谬。
万劫有时尽,至道莫能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