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

孤城向夕原,春入景初暄。

绿树低官舍,青山在县门。

楼台疑结蜃,枕席更闻猿。

客路何曾定,栖迟欲断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孤独的城市夕阳下,春天的气息开始温暖起来。
绿色的树木环绕着官舍,青翠的山峦守卫着县衙门。
楼阁仿佛海市蜃楼,夜晚枕席上还能听到猿猴的哀鸣。
旅人的道路始终不定,长久停留使我心神憔悴。

注释

孤城:孤立无援的城市。
夕原:傍晚的原野。
春入:春天的到来。
景初暄:景色开始变得暖和。
绿树:翠绿的树木。
低:环绕。
官舍:官员的住所。
青山:青翠的山峰。
楼台:楼阁。
蜃:古人认为的海市蜃楼现象。
枕席:卧具或床铺。
闻:听见。
客路:旅途。
何曾:何时曾。
定:确定。
栖迟:停留。
断魂:心神不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春日所见的孤城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思念之情。首句"孤城向夕原"设定了整个画面:一座古老孤独的城堡坐落于黄昏时分的原野之上。春天到来,景色变得生机勃勃,但也带有一丝寂寞和凄凉。

"绿树低官舍,青山在县门"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绿意浓郁的树木覆盖着废弃的官舍,而远处则是连绵不绝的青山。这里的“官舍”和“县门”,隐喻出一份荒凉与衰败。

接下来的"楼台疑结蜃,枕席更闻猿"则从视觉转向听觉的描写,诗人在高楼之上望去,只见迷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而夜深人静时,却能听到远处山林中猿猴的叫声,这些都是对孤独和寂寞的一种渲染。

最后两句"客路何曾定,栖迟欲断魂"表达了诗人的游子之情。行踪不定,流转于外,而心中却总是牵挂着远方的家乡,甚至有了一丝割舍不断、魂魄将散的痛苦。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无限思念,以及在异乡漂泊中的孤独与苦楚。

收录诗词(5)

欧阳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晓捲帘

清晓意未惬,捲帘时一吟。

槛虚花气密,地暖竹声深。

秀色还朝暮,浮云自古今。

石泉惊已跃,会可洗幽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新岭临眺寄连总进士

关势遥临海,峰峦半入云。

烟中独鸟下,潭上杂花熏。

寄远悲春草,登临忆使君。

此时还极目,离思更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榆溪道上

初日在斜溪,山云片片低。

乡愁梦里失,马色望中迷。

涧底凄泉气,岩前遍绿荑。

非关秦塞去,无事候晨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幽轩

幽轩斜映山,空涧复潺潺。

重叠岩峦趣,遥来窗户间。

桃花飘岫幌,燕子语松关。

衣桁侵池翠,阶痕露藓斑。

临风清瑟奏,对客白云闲。

眷恋青春色,含毫俯碧湾。

形式: 排律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