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贫穷与饥饿中所感受到的悲凉和无奈。"穷后常如囚系,老来半似心风"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贫穷比作监牢,年迈比作内心的萧瑟之风,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困境。
接着的"饥蚊饿蚤不相容"一句,通过对饥蚊(饥饿中的蚊子)和饿蚤(饥饿中的跳蚤)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痛苦,以及内心的煎熬。
"一夜何曾做梦"则表达了诗人在现实的压迫下,即便是梦境也难以获得片刻的逃避和安慰。
"被我不扇不捉,廓然总是虚空"这两句,通过对被褥(生活的基本保障)的无奈,以及面对世界的茫茫人海却感到空洞与孤独的描述,强化了诗人的绝望感。
最后,"寺钟官角任西东。别弄些儿骨董"则是诗人对于世事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于那些琐碎之物(骨董)的不屑一顾。寺钟与官角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而"别弄些儿骨董"则是在表达诗人对待这些无关紧要之物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贫穷、饥饿、孤独等主题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所保持的高洁与超脱,以及对于世俗纷争的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