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悬磬斋厨数米炊,贫中气味更相思。
可无昨日黄花酒,又是春风柳絮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答余洪范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述了诗人在贫困的环境中,斋厨简陋,只能以少量的米做饭,生活清苦。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余洪范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如昨日黄花酒)的怀念,以及感叹当下的春风吹过,柳絮纷飞,却未能共饮佳酿的淡淡哀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仍不忘旧友情谊的深沉感慨。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豆粥能驱晚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
安知天上养贤鼎,且作山中煮菜看。
独弄参军无鼓笛,右军池里泛渔舟。
岂知剑外雍熙老,收得黄巢折剑头。
檀郎惠我花含笑,借问凝情笑阿谁。
一世茫茫走声利,阎公捉定始应知。
一规苍玉琢蜿蜒,藉有佳人锦段鲜。
莫笑持归淮海去,为君重试大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