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搔首南天对夕晖,越王台畔卸征衣。
岧峣楼观临沧海,缥缈人烟接翠微。
乡信更无鸿雁达,秋风祇有鹧鸪飞。
今朝正是重阳节,何处东篱采菊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南方广州,夕阳西下时分,站在越王台边,脱下征衣的场景。他眺望远方,楼阁高耸,直入沧海,人烟稀疏,与山色相接,显得幽深而渺远。诗人感叹书信无法通过鸿雁传递至故乡,只有秋风中鹧鸪的啼声陪伴。在重阳佳节这一天,他不禁想起东篱采菊的田园生活,却不知何时才能回归。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不详
清词人。为郎官数年,后历官湖北郧阳、黄州知府,以事报罢。家为宜兴望族,阳羡派大词人陈维崧为其曾祖辈姻亲,诗人储方庆为其曾祖父。博览经史,工诗词,词与同里任曾贻、史承谦齐名
边城木落雁南飞,飒飒金飙塞马肥。
今夜李陵台上月,照人何处捣寒衣。
曲折芙蓉渡,沙明日又低。
山城短于竹,茅舍半临溪。
好鸟寻常见,晴岚咫尺迷。
惟凭双塔影,犹可识东西。
鹅埠西边长蓢塘,云来如墨树苍凉。
迎头一阵蓑蓑雨,才转山坳又夕阳。
晨雪欲渐霁,出门念何之。
山墅此轩豁,屡来诚不辞。
当户照高梅,繁花何离离。
念此谁护植,磊落寒犹姿。
草木交冬春,颇似穷居时。
骨干苟不立,何由待华滋。
抚树再三叹,为汝发歌词。
人生有本志,憔悴复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