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判道士还俗

星冠懒带,鹤氅慵披,色心顿起兰房。

离了三清归去,作个新郎。

良宵自有佳景,更烧甚、清香德香。

瑶台上,便玉皇亲诏,也则寻常。

常观里、孤孤令令,争如赴鸳闱,夜夜成双。

救苦天尊,作且远离他方。

更深酒阑歌罢,殢玉人、云雨交相。

问则甚,咱门这里拜章。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翻译

不再佩戴华丽的冠冕,也不再披上鹤氅,心中突然涌起了对闺房的渴望。
离开三清仙境,我要去做新郎。
美好的夜晚自然有美景,又何必点燃香火,无论是清香还是德香。
即使在瑶台之上,即使是玉皇大帝的亲口诏命,也都变得平常无奇。
在常观中孤独无依,哪里比得过进入鸳鸯之窝,夜夜相伴。
救苦天尊,暂且让我远离这里。
夜深人静,歌声停止后,我沉醉于与美人的欢爱之中。
究竟为何,我们在这里礼拜?

注释

星冠:华丽的冠冕。
鹤氅:仙人常穿的长袍。
兰房:女子闺房,代指女子。
三清:道教中的三位最高神。
鸳闱:比喻夫妻的卧室。
殢玉人:沉迷于与美人的相处。
拜章:礼拜或呈递奏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放弃修行,返回尘世之路的场景。"星冠懒带,鹤氅慵披"一句,形象地表达了道士对原来那套神圣仪式的不再重视,已经心生厌倦。而"色心顿起兰房"则隐含着他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情感上的波动。"离了三清归去,作个新郎"直接指出了道士放弃修行的决心和行动。

接下来的"良宵自有佳景,更烧甚、清香德香"表达了一种对夜晚美好境遇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享乐主义的情绪。瑶台上的玉皇亲诏显然是对道教神仙世界的一种怀念,但这里却被描述为寻常之事,反映出诗人对此类神话传说的平淡态度。

"常观里、孤孤令令,争如赴鸳闱,夜夜成双"一句,通过描绘道士与仙女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了一个超越世俗的爱情幻想。然而紧接着的"救苦天尊,作且远离他方"却又回到了对神圣力量的崇敬和寻求救赎的心态。

最后两句"更深酒阑歌罢,殢玉人、云雨交相。问则甚,咱门这里拜章"描绘了一种宴饮享乐的情景,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某种神秘力量的追求和祈愿。

整首诗通过对比修行与世俗生活的描述,展现了道士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充分展示了作者在诗歌创作上的功力。

收录诗词(1)

张枢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奠谒曲江墓

中兴创业两兴唐,遗烈谁如魏与张。

笏在孰知囊可宝,书成未觉鉴今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七人谏省从遗直,九子仙峰暂卜居。

形式:

琅邪山清风亭

滁阳承乏多閒暇,时入山中访道安。

何处披襟却烦暑,清风亭上久盘还。

形式: 七言绝句

腰带水

犀绕鱼悬事已非,水光犹自湿云衣。

山中几日浑无雨,一夜溪痕又减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