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游洪山寺

良月大洪山。枫叶青青柏叶殷。

一树桃花修竹里,天悭。连见春风一岁闲。

争挽插云鬟。日暮金鞍未拟还。

偏与歌姝相映照,朱颜。应笑诗人两鬓斑。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删]韵

鉴赏

这首元代姚燧的《南乡子·游洪山寺》描绘了一幅清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开篇“良月大洪山”以明亮的月光映照洪山,展现出夜晚寺庙的宁静。接下来,“枫叶青青柏叶殷”通过对比枫叶的青翠和柏叶的深沉,营造出一种深秋的静谧氛围。

“一树桃花修竹里,天悭”两句,将桃花与修竹并置,暗示春天的到来,但又因“天悭”二字,透露出春光短暂,未能尽情欣赏的遗憾。随后,“连见春风一岁闲”进一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感叹春风虽美,却只能匆匆而过,一年中难得悠闲。

下片转而描写人物活动,“争挽插云鬟”描绘了女子们梳妆打扮的情景,增添了热闹的气氛。“日暮金鞍未拟还”则写出主人公流连忘返的心情,不愿离开这美景。“偏与歌姝相映照,朱颜”描绘了红颜女子在月光下歌唱,与周围的景色相映成趣,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应笑诗人两鬓斑”以自嘲的方式,诗人感叹自己年华老去,与青春活力的场景形成反差,寓含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整首词语言简洁,情感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况味的抒发,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哀愁。

收录诗词(73)

姚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 字:端甫
  • 号:牧庵
  • 籍贯: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
  • 生卒年:1238年~1313年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对梅

疏枝冷蕊,腊前时初破。年后才多玉妃堕。

问梅轩白发,寂对空株,期三百六十,谁同幽坐。

孔方兄善幻,半幅溪藤,貌出缁尘素衣涴。

当盛暑展图看,遽失炎蒸,甚欲摘倾筐三个。

又却被、旁人劝休休,怕他日盐羹,凤毛无和。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石山

伊谁斧凿,此玲珑岩岫。至巧先天化工手。

又不知何地,夜壑深藏,今留待、白发诗人携走。

向宣和废苑,睥睨高株,欲转愁回万千首。

期出处与君偕,立则参前,卷密可怀之襟袖。

尚未敢、云能此私从,怕雷雨冥冥,六丁来取。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贺新郎

杜宇为谋拙。只当时西州,已报鳖灵功烈。

何事为心轻传禅,坐取名隳身灭。

化怨鸟、春山啼血。

试听不如归去语,怕君远、未晓吾能说。

冤愤在,失金阙。胡为不叩天阍裂。

枉人闲丁宁,控诉欲求谁雪。

蜀道思归诚何有,便隔云山千叠。

一再举、犹堪横绝。

苦趣东君行不早,到千红、万紫飞时节。

呼谢豹,慎扪舌。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浣溪沙.舟中纪事

白发年来自笑余。孔方从有绝交书。

谁怜多病曲生疏。

两岸行人争抵掌,谁家舟上载篮舆。

江南休问看山无。

形式: 词牌: 浣溪沙